打印页面

首页 > 发现之旅文化文学艺术 李承鹏“卖拐”了吗?

李承鹏“卖拐”了吗?


    国家旅游地理1月18日在这个国家,民间意见领袖如果要发表演讲,肯定是一件大事。报批是必不可少的,能获批就是一个奇迹。言论,一些与官方调子不同的句子,不是病
句,却要接受被删除的待遇。

    李承鹏携首部杂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故乡成都之行,本来演讲签售俱有,后来就很自然地变成了“默签”。
他在微博里所言的“深夜有人匆忙传达上峰死命令”是合理的:不准李承鹏说话;不准李承鹏致开场白;连“新年好,谢谢你们”也不准说;不准介绍流沙河、冉云飞及所有嘉宾名字;不准向他们提问,也不准他们说话;不准读者提问。

    官方强力部门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不许有声音出现。

    签售前,“演讲”二字被人遮盖起来。

    李承鹏请来的诸位嘉宾,当然属于干扰因素,必须坚决排除。于是,流沙河、于建嵘、冉云飞等人,只好在尴尬露脸之后,再无奈退场。八十多岁的流沙河先生在被强行扯走之前对李承鹏说了一句话:“文人,写下去即是胜利”,李承鹏潸然泪下。
主持人宁远的话筒被硬手拿走后,李承鹏从容地戴上黑色口罩,随后无声地展开内衣,全场都看见了书写在白色T恤上的四个大字——“我爱你们”掌声响起。然后,他端坐桌前,拿起笔。“他给我的书签字时,我感觉他整个人是愤怒的,结果日期都签错了。”坐在第一排的读者王金明说。
签售会几乎变成了哑巴会。各个角落蹲守着威风凛凛的国保,@熊贝900写道,“大眼睛戴着口罩在忙碌地签名。我们都知道你黑色口罩的背后无语地传递着的心声。长长的等候签名的队伍,静静地往前移动。”王金明称之为“最压抑的签售会”。
反抗是必然的。当戴黑口罩的李承鹏与戴上书“避言套”白色口罩的青年合影时,一幅醒目的现代艺术场景诞生了,他们勇敢的眼神传达出熔浆般涌动的力量,那几乎就是最有力的抗议。

    “我深觉这违背了我对尊严的理解。他们疯了。”在签售前,李承鹏曾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但他戴口罩的行为艺术为自己赢得了尊严。

    有些人注定是不会喜欢李承鹏的。在13日的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售中,歹徒或挥拳或掷刀子袭击作者,在15日的深圳签售现场,又有人喊出“打倒汉奸李承鹏!”的口号,新书签售由此发酵成全球舆论关注的事件:中国独立作家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呼吁政府制止极端势力以暴力解决思想分歧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承鹏的反对者“揭发”其雇人买书、借助政府力量造势的同时,有几位右派学者也讥讽李承鹏是“卖拐”炒作。

    1968年出生的李承鹏,曾是著名的体育记者和足球解说员,还创作过几部长篇小说,2008年以后涉足杂文写作,其新浪博客文章影响甚大。他也是著名的意见人士,新浪微博粉丝高达600多万。这本杂文集收录了其主要的博客文字,以及数篇未曾发表的怀人忆旧之作,共六十六篇。此外,书里还插入了政治漫画家邝飚先生六幅插图,文图相得益彰,可谓天作之合。

    平心静气读完此书,你就会认同骆小明先生的评价:“既非左也非右,而是对人生存尊严的思考,对社会不公的鞭挞,就像他结集出版的这本书名一样,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常识’”。你还会认同童大焕先生的判断:“读李承鹏的文字,要准备一根强韧的神经。鲁迅说杂文是匕首投枪,李承鹏的杂文是机关枪。人家写文章都是瞄准了点射,李承鹏却极其霸蛮地端起机关枪一阵横扫,而且无一枪不命中目标!”

    作者身怀一颗赤子之心,关注祖国民众的生存,他擅长从诸多重大新闻事件里发现真问题:他提醒社会关注制度文明缺失所造成的人性黑洞;他以讽喻之笔表达自己的人文关怀,试图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的进步。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杂文体,犀利、诙谐、极具阅读快感。李承鹏极具穿透力的文字,剖析当下貌似正常实则诡异的社会心态和生态,直面国人的奴性毒疮,刀法细腻,感情饱满,在这里可以读懂“新闻联播”之外的中国。特别重要的是,他恢复了“我手写我心”的人文传统,在禁忌丛生的地方创造了最有战斗力的文体。他于众声喧哗中放开了自己的歌喉,让人不能不凝神谛听。

    他以文字做刀触摸这个人鬼难辨的时代,而且摸出了令人解颐的心得,但故作端庄的时代并不乐意被他上下其手——有些人相信,只要不放弃武力和蛮力,这个时代就不会丢失贞操。



文章来源:http://faxian.cntgol.com/wenhua/2013/0118/108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