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之旅文化生活方式 东拉西扯谈“恶搞”与社会流行语
东拉西扯谈“恶搞”与社会流行语
国家旅游地理1月26日 2012年我在各类聚会里拒绝参与两个话题的讨论,一个是关于房价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方韩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开启肯定能让一场团结的聚会不欢而散。房价问题,没买房的朋友说房价一定会降,有两套以上住房的人则说房价一定会涨,争得面红耳赤。双方的共性都是将愿望当作论点,然后再寻找有利的论据。方韩的问题也很类似,话题一起马上站队,你是挺方的还是挺韩的,必须做出选择。这种非此即彼、非敌即友的判断只能让真理愈辩愈不明,至少我们应该用坐标分析法作判断,一种可能是方和韩都有问题,另一种可能是方和韩都没有问题,或者只是一方的问题。我估计第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最大,因为双方在辩论中都充分暴露了自身不少问题。但我这种看法如果在聚会中提出,肯定能获得“众矢之的”的光荣位置!
所以我要感谢主办方,没有让参与上述文化现象的讨论,而是给我一个相对好表态的话题。
刚才陈昌凤老师提到的文化事件是“杜甫很忙”、“元芳很忙”,有媒体认为这是对经典文化的恶搞,甚至提高到文化亵渎的高度。如果说经典文化恶搞,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典文化、什么是恶搞?这两个边界都不太好把握,但至少“元芳”的不是经典文化,是通俗文化中的元素。所以在能不能恶搞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不用想得那么严重。
过去我写字说话特别喜欢用几个词,比如不容置疑、不容挑战、不可侵犯等等,现在想想都觉得面目可憎。有一种强烈的话语强权在其中,一切都是“不容”、“不可”、“不许”,这太可怕了。
今天所谈的恶搞其实并没有多少主观恶意,比如“杜甫很忙”貌似最早脱胎于台湾青少年在课本上涂鸦。这种行径我从小便是热衷者,至今如此。此外还有青少年对经典的篡改,有人会产生过激反应,说什么“亵渎文化”、“败坏人心”,实在没这么严重。传播者都是些“思无邪”的孩子,哪里有批评者这般深谋远虑(我真想用“深文周纳”这个词,呵呵)。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念到“床前明月光,爸爸喝豆浆,喝了一大筐,洒了一裤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过是创造的另类冲动,非常可贵!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多多引导为宜。比如可以问问他为什么不说“爸爸喝牛奶”、不说“喝了一大碗”、不说“洒了一裤腿”,孩子一琢磨,马上会意识到其中有一个压韵的问题。接着再带着他编几个“床前明月光”系列童谣,不正是诗歌的启蒙吗?
今年的另一经典“元芳你怎么看”,与经典相去甚远,可以反映的其实是社会流行语的新路径。中国社会的流行语有过几种主导模式,早期是政治主导,后来是电视主导,如今是网络主导。今天社会流行语是无源头的,往往是一些年轻人自我界定的专属语言,带有很强的偶然性。比如“萌”、“囧”、“你懂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元芳,你怎么看”领导这一问很好玩,有许多人分析过。但我觉得元芳的回答更有趣:“此事定有蹊跷,或者此事背后定有天大的阴谋”。典型的用问题回答问题,虽然无效,但是安全,非常符合官场文化,类似我们在政府机关开会,所有人都会说“我同意前面同志的发言,我简单补充一点……”
今天的社会流行语的流行周期很短,而且我也发现出现一个终极终结者——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过去20多年春晚一直是社会流行语的策源地与发起者,产生了“你太有才了”、“忽悠”等热词,但今天却成了终结者——网络流行语在春晚上一出现,这个流行语的生命就走向衰退期。“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在春晚一讲,还有谁会继续使用?这其中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动因。我们不妨在这里预言一把:蛇年春晚中网络流行词仍旧会被大量引用,而引用过后,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会迅速下滑。
前两天我转过一条微博:是中国传媒大学归纳了《新闻联播》2012年最常用的十大成语,有: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前所未有、长治久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来之不易、丰富多彩等等。我们对比着网络上的流行语、高频词和所谓代表官方媒体的主流话语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事实上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还话语权于民。而这种所谓“恶搞”与解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意义。
所以我要感谢主办方,没有让参与上述文化现象的讨论,而是给我一个相对好表态的话题。
刚才陈昌凤老师提到的文化事件是“杜甫很忙”、“元芳很忙”,有媒体认为这是对经典文化的恶搞,甚至提高到文化亵渎的高度。如果说经典文化恶搞,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经典文化、什么是恶搞?这两个边界都不太好把握,但至少“元芳”的不是经典文化,是通俗文化中的元素。所以在能不能恶搞这个问题上,我的看法是不用想得那么严重。
过去我写字说话特别喜欢用几个词,比如不容置疑、不容挑战、不可侵犯等等,现在想想都觉得面目可憎。有一种强烈的话语强权在其中,一切都是“不容”、“不可”、“不许”,这太可怕了。
今天所谈的恶搞其实并没有多少主观恶意,比如“杜甫很忙”貌似最早脱胎于台湾青少年在课本上涂鸦。这种行径我从小便是热衷者,至今如此。此外还有青少年对经典的篡改,有人会产生过激反应,说什么“亵渎文化”、“败坏人心”,实在没这么严重。传播者都是些“思无邪”的孩子,哪里有批评者这般深谋远虑(我真想用“深文周纳”这个词,呵呵)。比如孩子兴高采烈地念到“床前明月光,爸爸喝豆浆,喝了一大筐,洒了一裤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过是创造的另类冲动,非常可贵!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多多引导为宜。比如可以问问他为什么不说“爸爸喝牛奶”、不说“喝了一大碗”、不说“洒了一裤腿”,孩子一琢磨,马上会意识到其中有一个压韵的问题。接着再带着他编几个“床前明月光”系列童谣,不正是诗歌的启蒙吗?
今年的另一经典“元芳你怎么看”,与经典相去甚远,可以反映的其实是社会流行语的新路径。中国社会的流行语有过几种主导模式,早期是政治主导,后来是电视主导,如今是网络主导。今天社会流行语是无源头的,往往是一些年轻人自我界定的专属语言,带有很强的偶然性。比如“萌”、“囧”、“你懂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元芳,你怎么看”领导这一问很好玩,有许多人分析过。但我觉得元芳的回答更有趣:“此事定有蹊跷,或者此事背后定有天大的阴谋”。典型的用问题回答问题,虽然无效,但是安全,非常符合官场文化,类似我们在政府机关开会,所有人都会说“我同意前面同志的发言,我简单补充一点……”
今天的社会流行语的流行周期很短,而且我也发现出现一个终极终结者——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过去20多年春晚一直是社会流行语的策源地与发起者,产生了“你太有才了”、“忽悠”等热词,但今天却成了终结者——网络流行语在春晚上一出现,这个流行语的生命就走向衰退期。“给力”、“神马都是浮云”在春晚一讲,还有谁会继续使用?这其中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动因。我们不妨在这里预言一把:蛇年春晚中网络流行词仍旧会被大量引用,而引用过后,这些词汇的使用频率会迅速下滑。
前两天我转过一条微博:是中国传媒大学归纳了《新闻联播》2012年最常用的十大成语,有: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一如既往、前所未有、长治久安、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来之不易、丰富多彩等等。我们对比着网络上的流行语、高频词和所谓代表官方媒体的主流话语有很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事实上我们已经部分实现了还话语权于民。而这种所谓“恶搞”与解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意义。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faxian.cntgol.com/wenhua/2013/0126/123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