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色天下户外徒步南方行 拓东古城——昆明最早的城市建筑
拓东古城——昆明最早的城市建筑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8日 丽江有古城、大理有古城、官渡也有古镇,其实,就在我们昆明最为繁华的中心地带,从千年前就沉睡着一个神秘的拓东古城,这是昆明最早出现的城市,建于唐代南诏时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拓东古城仅存在于遥远的传说中,历经众多考古界人士的调查、发掘,自1993年到2002年间,随着金马碧鸡广场、华尔贝大厦、柏联广场、富邦花园、位于东寺街的东方广场等多个区域的地下文物被挖掘出来,人们终于证实:历代文献和坊间传说的拓东城确实存在。
拓东古城中心在金马坊一带
早些年,云南很多先辈、专家谈起拓东古城,始终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拓东古城在拓东路一段,因为那里曾经发掘出一块石刻,上面写着“拓东城”字样;有人说拓东古城在金碧路、五华山、佴家湾和正义路等地方;甚至有人认为拓东古城在晋宁昆阳一带……拓东古城究竟在哪里?
1993年7月至2002年6月,昆明市博物馆考古队配合旧城改造和道路拓宽工程,在昆明主城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考古工作。考古队员发现,在金碧路南侧的东寺街与书林街之间3.8万平方米范围内,到处分布有古代建筑遗址。
“这套地层的上部文化层为褐黄色沙质黏土层,厚3.8米。其中包含有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共八个居住面,下部为南诏时期黑色黏土文化层,厚达3米。这其中还包括厚达1.8米,面积约400平方米的南诏建筑物的夯土台基及成层的大型布纹瓦片和狮面纹、莲花纹瓦当……”昆明市博物馆研究员胡绍锦介绍,随着许多有字瓦片和具有南诏特色的器物的发现,“有实物证明拓东城的范围就在金碧广场一带。”
考古队又在周边进行多次考古调查和挖掘。最终证实,拓东城的中心地带就在以东方广场、金马碧鸡广场、富邦花园和柏联广场工地为代表的整片地区,其东至盘龙江,北界大约在南屏步行街和东风西路,西界估计在国防路、鸡鸣桥一带(当时,从这里再往西都是滇池水面),而南界可能在柿花桥、土桥、书林街口、双龙桥一线以北,因为当时从这里再往南亦为滇池水面。这个地区的地层具有连续的文化堆积,文化积淀丰厚,人口众多,历史文脉相同,完全符合一个城市密集建设的特点,具备有一些如同我国西安、开封等历朝古建筑那种一脉相承的特征。
拓东城面积仅数平方公里
查阅典籍,公元763年,南诏第五代王阁罗凤根据地望和堪舆位置,认为这里“山河可以做藩屏,川陆可以养人民”,于是兴建拓东城。很明显,当时,阁罗凤为了实现开拓东疆、镇守安宁的目的,考虑到充分利用周围山脉和滇池水面,选择三面临水、向阳的平地置城。古代聚落或城镇离不开水,又有远山屏隔,拓东城选址在现今昆明城南,无疑是那个时候的极佳之地。
从考古队的文物发掘成果分析,南诏时城池的规模都不算大,有的不过是为了“设险防非”而修建的军事要塞,如大理的龙口城和龙尾城,主要就是用于捍卫主城。从1993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考古发现分析,拓东古城的考察面积有9万平方米,其实际面积大约也就是数平方公里。这一点,与倪蜕在《滇云历年传》中记载拓东城在“蒙段时甚小”的说法是吻合的。
在古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牛、羊、马、猪和一些狗、猫、熊、象、鹿、鸡、鸟、螺蛳等动物遗骨,以及丰富的桃、李、核桃、松球、枇杷、棕等植物,还有大量草本根、茎等。同时出土的陶制品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型繁多,几乎都是使用器物。这说明当时的城中居民生活资源比较丰富。
城中标志建筑是东西寺塔
南诏尚佛,佛法昌盛,佛教建筑众多,特别是劝丰佑(公元840年-859年)在位时期,更加大力经营拓东城,广营宫室,大建寺庙,对城镇进行了改造,掀起了拓东城第二次建设高潮。南诏政权在拓东城中心建立了常乐寺、慧光寺,还相应砌起了东、西两座白塔。《云南通志》记载:“东西二寺塔在拓东城中,两塔相对而立,左右对峙,如双峰然。”双塔成为了当时拓东城内显著的标志性建筑物,除了其宗教功能,这两座塔向高空突出,还冲破了城池建筑物以横平线条为主的呆板布局,增强了城池的庄严和艺术性。双塔间的中轴线改变了拓东城的格局,也成为了日后昆明城市发展的主脉。
考古队员发现,当时的拓东城许多建筑物地面都铺有菱形梵文咒语砖,屋檐铺盖着莲花纹、梵文法轮纹、兽纹瓦当和飞人纹、祥云纹滴水,全城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气氛。尤其在东方广场原常乐寺遗址中,出土文物汇集了隋唐以来的大量瓷器。其中不乏来自当时我国遥远北方定窑和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的影青、青花、白瓷、青釉等上等瓷器,还有云南与玉溪窑、建水窑烧制的青釉瓷佳品,甚至还有来自当时交趾(越南古称)、暹罗(泰国古称)等东南亚国家的着色琉璃陶器及瓷器。这表明当时的拓东城已经成为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和交趾、暹罗之间的往来通道。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xing.cntgol.com/hwtb/2013/0128/12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