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原创速递 南昌新建县双港历史名人——裘曰修

南昌新建县双港历史名人——裘曰修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9日 江西自古以来能人辈出,自唐宋以降,涌现出一批文人学士。他们有的文采非凡,流传千古;有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而省会南昌更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称,赣江的绵延浸润出一代又一代人才,这其中——清代名人裘曰修,在时空上无疑是离我们最近的。

  裘曰修,字漫士,南昌新建县双港人(今属南昌经开区蛟桥镇双港村人)。出身诗礼世家,三代六位翰林。乾隆四年(1739)殿试二甲第七名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礼、刑、工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谥文达。

  乾隆皇帝称赞他“品学端醇,才猷练达”,其人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裘曰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一生中最有成绩的莫过于“治水”。他曾对当时的黄河、淮河等进行治理,治水二十八处,完成堤防工程三千余里,他所著《治河论》上中下三篇,详细地阐明自己对水利工程的见解,许多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很有价值,是我国治水理论中的宝贵财富。

  据《裘文达公文集》、《清史列传》及《清史稿》等史籍文献记载:裘曰修一生奔波治水十数年载,曾奏言,“臣所治水,计州县二十有八,开干支河道六十有七,延三千余里”,俱有成效。著有治河、治淮论策等力作,总结历年治水,探究“河害”与“人害”之争,“疏”与“浚”之法,方法之“定”与“不定”之变, “治(黃)河”与“治淮”关系等治水之道,作出了深刻旳析断,还提出治(黃)河“亦顺其自然导之而已”的论点,其治水思想,达到唯物辩证时代高度。他在多年治水赈灾中,还卓有创见地总结提出许多可贵的经验和措施,为后世效法;如他在晚年,奏报“河道工程事宜疏”中,提出反对围垦造田,“不得橫加隄埝,则水皆有所归,不至壅遏为害”,至今仍可为鉴。乾隆御製中州治河碑文,嘉其“不惜工、不爱帑、不劳民” 。清代后来治水,每提到裘曰修治水之法,如《清实录》载光绪朝有关治水上谕,就有语:“並仿照乾隆年间裘曰修办法”。由于他治水赈灾功绩卓著,江南等地百姓勒石纪念,被尊称为“水神”。

  史籍还载称:裘曰修“屢奉指使,治河谳狱,丈地察边,东极辽沈,西逾哈密,南至闽峤”,“以一书生, 冒矢石, 行万里外”, 治河赈灾、查案件、定边陲, 足迹遍半全国,每前命未复, 后命又至, 半途回車,席不暇暖,不避酷暑盛寒,遂积劳成疾。 据载,临终弥留时,仍语“吾为水官!” 可谓鞠躬尽瘁,死犹未已。

  在《治河论》开篇,裘曰修就说:“余以为河非能害人也,人之害也,河非难治也,治河者以难相嬗也。”河水泛滥,其实不是大自然的错,而是人们砍伐无度、违背规律的错,要治理河工,难度并不在于河流本身,而在于节制人类自身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在古代社会,朝廷的文官很少系统学过水利知识,裘曰修作为一个读四书五经出身的文人,敏而好学,在为官期间通过实地考察、自学等方法,逐渐成为水利治理的专家,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能有如此杰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勤学聪慧,更在于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乾隆帝曾表彰裘曰修:“不惜工,不爱帑,不劳民,上源下流,以次就治。”可见裘曰修人品高洁,为时代之楷模。

  裘曰修是清代卓有成就学者,毛泽东当年致信向叶恭綽索观的《清代学者象传》,其中集收裘曰俢画象及小传。他曾奉勅参与编撰《热河志》、《太学志》、《西清古鉴》、《秘殿珠林》、《石渠宝笈》、《钱录》等书,並为《钱录》作序。有文百篇、诗词一千余首, 收入诗文集传世,民国时有评:其馆试所写为文,词林皆奉为程式,“诗格安雅”;艺术风格淡定和谐,意境高远,清诗派独树。又他常与乾隆帝诗文唱和,不少内容涉及宫廷活动、外交往来、治台治边、治水治吏,还吟韵名山大川、历史名人、风俗民情、親朋故交,堪称清代盛世风貌史诗。

  无论是其文学成就,还是水利贡献,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厚重的印记,是江西人的骄傲。

  有人说,裘曰修在仕途上的成功,不仅在于个人的才华能力,还在于他的身后有一个“贤内助”。所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裘曰修和他夫人熊氏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裘曰修的妻子叫熊月英,是南昌县人,7岁时父母双亡,由姆娘带大,之后,许配裘曰修为妻。熊氏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着丈夫,她才思敏捷,博学强记,熟读经典,经常为裘曰修出谋划策,冒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点子。随着裘曰修的官阶越来越大,朝廷也愈加重视,派他到河南、山西、安徽等地去治理黄河、淮河的泛滥,长年外地奔波,熊氏始终任劳任怨,跟随丈夫左右。

  “裘皇姑”的传奇故事, 不仅在南昌地区民间口头广泛流传, 而且屡见于故事集、小说、戏曲、报刊、电视,其传奇情节主要是,“南昌县一位农村大脚板、大麻子熊姓女子,与新建县秀才裘曰修成婚,秀才得中高官后,派往外地主考,被人诬陷入大狱,幸得熊氏千里晋京告状救夫,为皇太后看中,冤案平反,太后还認她为干女儿,后世称她为裘皇姑”。

  传奇故事虽多属无中生有,毫无历史事实根据,但无不彰显了后世人对裘曰修这位清代历史名人的尊崇和怀念。夫妻二人的传奇色彩,直到今天,依然被乡人津津乐道。

 

文章来源:http://www.cntgol.com/Announcement/2013/0129/128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