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色天下户外徒步西南行 哈尼族:水乡梯田文化 哈尼民居蘑菇房
哈尼族:水乡梯田文化 哈尼民居蘑菇房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30日 哈尼族大部分聚居于滇南礼江下游红河和澜沧江流域的哀牢山区及红河、元阳等县。现有人口143万。哈尼族大都居住在云贵高原海拔800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梯田出名。哈尼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独特的“梯田文化”。
哈尼梯田如同艺术品一般,是天人合一的农耕奇观。
由于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的特殊地貌,土地难以耕作,顽强、智慧的哈尼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用石砌围墙保护垦田、引水灌溉的梯田。他们在山上挖出若干条水沟干渠,雨水被截入沟渠,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可以种稻谷,这不能不让人佩服哈尼人的惊人创造力。
哈尼人开垦梯田前,必须在峭壁上打凿石头。然后通过肩背人扛,运到已经选好的山坡上垒田埂。哀牢山山势陡峭,通常田埂要垒到1米以上。开凿梯田也要随着山势的变化,坡大坡缓开大田,坡小坡陡就开小田。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甚至有些沟边、坎下、石隙之中,哈尼人也要奋力开田。
哈尼族人造就了山、水、田、林、人和谐统一的美景。
云南红河地区的哈尼梯田,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元阳县全境均为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逶迤壮观。万亩梯田集中连片,3000多级首尾相连,从海拔700米至1800米,依山开垦,顺势造田,经纬纵横,大的有三四亩,小的只有水牛大小。在陡峭处,田如天梯,美若龙脊。观赏梯田要登高远眺,万亩梯田尽收眼底。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万亩梯田各展风姿,春是碧绿的世界,秋是金黄的稻山,入冬后,块块梯田如明镜镶嵌沟谷,似彩练直上云天,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十分罕见。#p#副标题#e#
元阳哈尼梯田是农耕文明的典范,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共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围绕着梯田构筑和大沟挖掘,哈尼人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用水制度,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千年的时间,哈尼梯田怎能像现在这般雄浑壮阔,仍旧是一个完整的大山、江河、森林、人等各种生态符号相和谐的体系。
哈尼族长街宴
梯田文化渗透到了哈尼族每一个生活细节。哈尼人的名字就来源于梯田。孩子一出生,家里人就要举行梯田劳动仪式,在院子地上画出象征梯田的方格,如果生男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用小锄头在方格内表演挖梯田的动作;如果生女孩,就由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在方格代表的“梯田”里表演摸螺蛳、拿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出生的孩子才能拥有自己正式的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哈尼人一生的劳作都在梯田里,去世后也埋葬在梯田旁边的山坡上,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默默守望着梯田。
哈尼族群众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自己的民族节日。
哈尼人居住的蘑菇房也令人激动。传说哈尼人的祖先是看到漫山遍野、不怕风吹雨打的蘑菇,受到启发,按照蘑菇的样子盖起了自己的住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盖得十分精巧,土基墙、竹木架上面铺上茅草,屋顶有四个斜坡面,所以看起来很像一朵美丽的蘑菇。房子分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能堆放物品。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又十分凉爽。多少年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布哈尼山乡。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xing.cntgol.com/hwtb/2013/0130/131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