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之旅文化文学艺术 杜甫生于当代能否得诺贝尔文学奖?
杜甫生于当代能否得诺贝尔文学奖?
国家旅游地理2月2日 我有一部专门讲杜甫及其诗歌的书稿将要完成,因为字数尚未达到出版社编辑的要求,需要再写几篇文字。灵机一动,发了一条微博,向网友征求题目。很快,就得到了若干网友的建议,其中李嘉元网友的“杜甫要是生活在现代会不会得诺贝尔奖”,我认为是个不错的题目,值得一写。
杜甫不是生于唐朝而是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当代,能不能得到瑞典人颁发、地球上最著名的文学奖、奖金不菲的“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这个问题,无法用一句话加以正面回答,至少得分三个段落,迂回进行。敢用一句话加以正面回答的,不是弱智人,便是独裁者。弱智人脑子不会拐弯,只会直来直去;独裁者,口含天宪,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不需要讲道理,讲逻辑。
第一个段落,得说一下杜甫生于当代中国,能不能写出《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等作品,换言之,能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谓的“现实主义”基本上等于“现实批判者”。按照一种坊间流行的某伟人对鲁迅活到1949年以后会怎样的提问的解答(大意是,不是识相保持沉默,便是不识相蹲在监牢中),按照至今仍被作家协会奉为圭臬、不久前仍在被许多知名作家恭敬抄写的某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要说《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之类锋芒直指高层、深刻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国家政策的作品,就是《北征》、《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之类委婉讽喻、替广大知识分子哭穷、感伤时事的作品,也都因为缺少鼓舞人心的作用,都有唱衰嫌疑,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最好不写的。杜甫以其祖传的诗歌天赋(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加上他“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成为当代中国一流乃至首屈一指的诗人,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比起我们所熟知、产于唐朝的那位同姓名诗圣,应该会逊色不少。
第二个段落,得说一下中国传统诗歌语言的翻译问题。我曾经说过,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格律诗)创作,是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浩大、历时最悠久的工程,首屈一指的奇迹。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知识分子,从童蒙识字到风烛残年,无论穷富贵贱,无论身处何方,都在殚精竭虑,企图写出几首能够流传后世的诗歌,都认同一个论断:“…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诗歌之国。但是,汉语无论是语音、语法,还是情趣、理念,都迥异于西方语言。要想把汉语诗歌翻译成西方语言,而不失去原有的意境、韵味,谈何容易。我所见过的杜诗英译,实在是乏善可陈。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只翻出“两只黄色的鸟在柳树上叫,几只白色的鸟在天空中上飞”的意思。据说,有美国人把“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落日》)中的“春事”翻译成“make love”(做爱)!“翻者,讹也”,“翻也者,如翻锦绮……隔被嗅花香”,“翻译如翻转花毯,仅得见背”,古今中外,翻译不但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情,甚至可说是臭名昭著。我不相信,有谁能把杜甫“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之类的诗句翻译成西方语言而不失去原有的意趣和韵味。据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假如没有好的译本,也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第三个段落,得说一下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评奖制度。诺贝尔委员会有一些奇怪的规定,比如说,推荐时须征得被推荐者本人同意,比如说评选往往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不久前,前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来中国访问,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鲁迅很谦逊,谢绝了提名,诺贝尔委员会也就没有将鲁迅列入候选名单;诺贝尔委员会很愿意给沈从文颁奖,但因为过程漫长,未能赶在沈从文生前兑现——那一年只好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沈从文先生享年86岁,诺奖面前竟然还有走得太快的遗憾!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可以归纳出两句话:获奖的并非都是伟大作家(获奖者中平庸的作家不少),公认的伟大作家并非都获了奖(没获奖的有很多伟大作家)。俄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鲁迅,都是所在国公认的伟大作家,但是他们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遗珠之憾,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而言,那是太多了。假如杜甫跟鲁迅一样的脾气,也谢绝推荐;假如杜甫的寿命,跟他在唐朝一样,只活了58个年头……种种原因,都不利于获诺奖。
其实,啰嗦半天,杜甫生于当代中国能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谁也说不清楚。因为,那是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几个院士(有时候是十几个院士)说了算的事情,他们想给谁就给谁好了。杜甫及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明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比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重要百倍。
杜甫不是生于唐朝而是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当代,能不能得到瑞典人颁发、地球上最著名的文学奖、奖金不菲的“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这个问题,无法用一句话加以正面回答,至少得分三个段落,迂回进行。敢用一句话加以正面回答的,不是弱智人,便是独裁者。弱智人脑子不会拐弯,只会直来直去;独裁者,口含天宪,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不需要讲道理,讲逻辑。
第一个段落,得说一下杜甫生于当代中国,能不能写出《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等作品,换言之,能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所谓的“现实主义”基本上等于“现实批判者”。按照一种坊间流行的某伟人对鲁迅活到1949年以后会怎样的提问的解答(大意是,不是识相保持沉默,便是不识相蹲在监牢中),按照至今仍被作家协会奉为圭臬、不久前仍在被许多知名作家恭敬抄写的某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要说《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之类锋芒直指高层、深刻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国家政策的作品,就是《北征》、《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之类委婉讽喻、替广大知识分子哭穷、感伤时事的作品,也都因为缺少鼓舞人心的作用,都有唱衰嫌疑,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最好不写的。杜甫以其祖传的诗歌天赋(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加上他“别裁伪体”、“转益多师”的学习态度,“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成为当代中国一流乃至首屈一指的诗人,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比起我们所熟知、产于唐朝的那位同姓名诗圣,应该会逊色不少。
第二个段落,得说一下中国传统诗歌语言的翻译问题。我曾经说过,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格律诗)创作,是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浩大、历时最悠久的工程,首屈一指的奇迹。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知识分子,从童蒙识字到风烛残年,无论穷富贵贱,无论身处何方,都在殚精竭虑,企图写出几首能够流传后世的诗歌,都认同一个论断:“…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诗歌之国。但是,汉语无论是语音、语法,还是情趣、理念,都迥异于西方语言。要想把汉语诗歌翻译成西方语言,而不失去原有的意境、韵味,谈何容易。我所见过的杜诗英译,实在是乏善可陈。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只翻出“两只黄色的鸟在柳树上叫,几只白色的鸟在天空中上飞”的意思。据说,有美国人把“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落日》)中的“春事”翻译成“make love”(做爱)!“翻者,讹也”,“翻也者,如翻锦绮……隔被嗅花香”,“翻译如翻转花毯,仅得见背”,古今中外,翻译不但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情,甚至可说是臭名昭著。我不相信,有谁能把杜甫“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之类的诗句翻译成西方语言而不失去原有的意趣和韵味。据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假如没有好的译本,也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第三个段落,得说一下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评奖制度。诺贝尔委员会有一些奇怪的规定,比如说,推荐时须征得被推荐者本人同意,比如说评选往往需要走一段漫长的路。不久前,前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来中国访问,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鲁迅很谦逊,谢绝了提名,诺贝尔委员会也就没有将鲁迅列入候选名单;诺贝尔委员会很愿意给沈从文颁奖,但因为过程漫长,未能赶在沈从文生前兑现——那一年只好给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沈从文先生享年86岁,诺奖面前竟然还有走得太快的遗憾!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可以归纳出两句话:获奖的并非都是伟大作家(获奖者中平庸的作家不少),公认的伟大作家并非都获了奖(没获奖的有很多伟大作家)。俄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鲁迅,都是所在国公认的伟大作家,但是他们都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遗珠之憾,对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而言,那是太多了。假如杜甫跟鲁迅一样的脾气,也谢绝推荐;假如杜甫的寿命,跟他在唐朝一样,只活了58个年头……种种原因,都不利于获诺奖。
其实,啰嗦半天,杜甫生于当代中国能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谁也说不清楚。因为,那是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委员会的几个院士(有时候是十几个院士)说了算的事情,他们想给谁就给谁好了。杜甫及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明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比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重要百倍。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faxian.cntgol.com/wenhua/2013/0202/137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