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之旅文化文学艺术 余秋雨和祝勇,到底谁在撒谎?
余秋雨和祝勇,到底谁在撒谎?
国家旅游地理2月3日 说实话,喜欢余秋雨和他的散文,无论他是在遭遇了《咬文嚼字》的“被咬”也罢,还是经历了他在青歌赛被广泛质疑也好,也都没有撼动余秋雨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文本至上。作为一个书写者,无论是笔误也罢,常识性也好,错讹总是无法避免的,何况作为一个娱乐嘉宾来讲,为人诟病也在常理之中,但作为一个作家公然撒谎,却是我无论如何接受不了的。
根据祝勇的说法,余秋雨先生在新著《何谓文化》中指责其在一篇旧文里捏造事实诬陷自己,木已成舟,也许是因为余先生的书太抢手了,还来不及在公开刊物上露面,就被印成了图书上了架。不要说普通如我一样的读者,就是祝勇先生自己也是在别人的提示下购买了该书才知道余先生的回应文章。
按祝勇先生的说法,《何谓文化》充满谬言。而且他从故纸堆中找出了两个有力的证据:一个是陈逸飞在“文革”中曾画过《秘密图书室》的插画,另一个是余秋雨曾经在“四人帮”把持的《学习与批判》上面发表的一篇《□□胡适的〈水浒〉考证》。因为照片没有拍全,前面几个字看不见了,不过不影响大局。祝勇的意思是,余先生在文革期间写没写过文章,看看这本刊物就会知道了,而且是在“四人帮”主持的刊物上。可惜从《何谓文化》中来看,这些都被余先生一概否定了。
在这个什么都能作假的年代里,虽然一张照片不能说明什么,但我想这些杂志在一些大的图书馆里都能查的到。祝勇先生也断不会为了做一篇小文而伪造出一片荒唐的照片来!那么,余先生为什么在新著中又旧事重提,公然否定自己是被诬陷的,虽然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任何人被诬陷为‘捏造’都不会高兴,但他却是大喜的”。但这种大喜多少显得有些做作。
前不久在“纸中城邦”转悠,看到《何谓文化》一书,拿起来随手翻了一下,就又放下了,之所以没有购买,是因为与余先生以前的书相比,这一本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有趣的是,我最后选择的是一本《舌尖上的中国》。因为没有细阅,不敢说别的,但祝勇先生提到的这篇,如果真的认为祝先生是在“捏造”,那余先生就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对于文革期间的那些经历,有的当事人已经在公开媒体上进行了忏悔,有的因为当事人已经成了故人,很少有人再提及往事,至于那些在世的,正如祝先生说的:为尊者讳,不提也罢。在一个特殊时期,人性中的善总是被社会的恶所胁迫,其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当事人自己。所以大可不必讳言和粉饰自己。
有趣的是余先生在《何谓文化》中再一次提到了“石一歌”这个笔名,早在“二余”(余秋雨和余杰)之争之时,几乎成为了余秋雨先生又一个不胫而走的笔名,看来余秋雨先生还是持保留意见的,我说的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写作班子而否定自己。
祝勇先生说自己无意跟余秋雨过不去,但他不仅抹杀自己的历史,而且倒打一耙,如同日本右翼抵赖历史责任一样,令人觉得既愤怒,又好笑。因此,他不得不揭开这位“文化大师”的虚伪面具,公布这位余秋雨先生在“文革”期间发表的所有文章。
相信这场笔仗是打不起来的,就像中日必有一战是个伪命题一样,因为总有一个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根据祝勇的说法,余秋雨先生在新著《何谓文化》中指责其在一篇旧文里捏造事实诬陷自己,木已成舟,也许是因为余先生的书太抢手了,还来不及在公开刊物上露面,就被印成了图书上了架。不要说普通如我一样的读者,就是祝勇先生自己也是在别人的提示下购买了该书才知道余先生的回应文章。
按祝勇先生的说法,《何谓文化》充满谬言。而且他从故纸堆中找出了两个有力的证据:一个是陈逸飞在“文革”中曾画过《秘密图书室》的插画,另一个是余秋雨曾经在“四人帮”把持的《学习与批判》上面发表的一篇《□□胡适的〈水浒〉考证》。因为照片没有拍全,前面几个字看不见了,不过不影响大局。祝勇的意思是,余先生在文革期间写没写过文章,看看这本刊物就会知道了,而且是在“四人帮”主持的刊物上。可惜从《何谓文化》中来看,这些都被余先生一概否定了。
在这个什么都能作假的年代里,虽然一张照片不能说明什么,但我想这些杂志在一些大的图书馆里都能查的到。祝勇先生也断不会为了做一篇小文而伪造出一片荒唐的照片来!那么,余先生为什么在新著中又旧事重提,公然否定自己是被诬陷的,虽然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任何人被诬陷为‘捏造’都不会高兴,但他却是大喜的”。但这种大喜多少显得有些做作。
前不久在“纸中城邦”转悠,看到《何谓文化》一书,拿起来随手翻了一下,就又放下了,之所以没有购买,是因为与余先生以前的书相比,这一本给人一种说教的感觉,有趣的是,我最后选择的是一本《舌尖上的中国》。因为没有细阅,不敢说别的,但祝勇先生提到的这篇,如果真的认为祝先生是在“捏造”,那余先生就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对于文革期间的那些经历,有的当事人已经在公开媒体上进行了忏悔,有的因为当事人已经成了故人,很少有人再提及往事,至于那些在世的,正如祝先生说的:为尊者讳,不提也罢。在一个特殊时期,人性中的善总是被社会的恶所胁迫,其实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当事人自己。所以大可不必讳言和粉饰自己。
有趣的是余先生在《何谓文化》中再一次提到了“石一歌”这个笔名,早在“二余”(余秋雨和余杰)之争之时,几乎成为了余秋雨先生又一个不胫而走的笔名,看来余秋雨先生还是持保留意见的,我说的并不是因为这是一个写作班子而否定自己。
祝勇先生说自己无意跟余秋雨过不去,但他不仅抹杀自己的历史,而且倒打一耙,如同日本右翼抵赖历史责任一样,令人觉得既愤怒,又好笑。因此,他不得不揭开这位“文化大师”的虚伪面具,公布这位余秋雨先生在“文革”期间发表的所有文章。
相信这场笔仗是打不起来的,就像中日必有一战是个伪命题一样,因为总有一个在睁着眼睛说瞎话!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faxian.cntgol.com/wenhua/2013/0203/139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