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色天下季候风 马尔代夫不只有沙滩海水 邂逅全岛热恋的宠儿

马尔代夫不只有沙滩海水 邂逅全岛热恋的宠儿

副标题#e#

    雨季正盛的时候,我来到了马尔代夫(景区详情)。夜雨中,我登岛上岸,在享受过一杯香醇的鸡尾酒后,沿着竹子搭建的走廊,从花树的暗影中穿过,入住海边的小房子,在海浪的低吟中,很快便进入梦乡,不曾想第二天会惊喜地遇见这座小岛的宠儿——成群嬉戏的彩色鹦鹉。

    日出邂逅鸟影

    因为时差的关系,第二天清晨才5点多我就醒了。信步走出房门,雨水早就已经停了,对面就是一片温柔的、淡蓝色的海水。天空刚刚泛出鱼肚白的颜色,海浪仿佛还没睡醒,轻轻柔柔地抚摸沙滩与礁石。

    我沿着海岸线散步,赤脚踩在洁白的海浪上,留下一个个脚印,又很快被海水刷得干干净净。分不清方向,只能大致猜测,想要绕去东边,看一看海水日出的晨光。小岛保留着热带岛屿的原始风貌,密布着树丛,被海水冲刷成各种嶙峋形状的礁石也沿着海岸线排开。我站定在一棵树下,等待太阳出来的刹那。此刻周围一个人也没有,雨水和梦的气息还环绕着这小小的海岛。但也就那么一晃神的瞬间,远处的海面有了闪亮的金红色光芒,光越来越亮,像一只巨大飞鸟的翅膀,在海面上越扑越近。终于,太阳出来了,水红色的圆球像是刚刚凭空点亮的火把,新鲜又明朗。

    我满心喜悦,却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只能在树下沉默,却突然听到清脆的鸟鸣,一抬头,几只鸟儿迅捷地从枝叶间、从太阳前飞过,在光芒的映照下,只留下深色的影子。我连忙扭头看去,原来葱翠的树枝上,立着、跳跃着不少鸟儿。粗看尽是蓝色或绿色的羽毛,细看便能发现每一只都有五彩斑斓的花纹。因为与树叶天空的色彩相近,竟被我忽略了。这些小小的鹦鹉,不知陪了我多久,等到这一场日出,才飞起来唤醒整座小岛的梦境。

#p#副标题#e#

    走进海上鹦鹉乐园

    尽管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但一岛一酒店的机制和休闲度假的风格,使得马尔代夫(景区详情)的岛上从来不会有过多的人,从而保持了其闲适舒缓的气息,也给动物们留下了许多生活嬉戏的空间。等到早饭后四处闲逛,我才意识到这些美丽的鹦鹉即是赤道热带岛屿上常见的野生动物,也是这座岛上的酒店所饲养的独特宠物。

    高大的棕榈树和白色沙滩交相辉映,闪亮的蓝绿色珊瑚礁石围绕着海岛。仔细看向树枝,便会发现一个个椰子壳凿空挖洞做成的圆形小窝,这就是岛上的人为鹦鹉们搭建的家了。如果耐得住性子,可以躲在一边静静等待——反正在马尔代夫(景区详情),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过一会儿,就会有小鹦鹉探出头来,响应外面同伴的呼唤。它们常常在低矮的树枝上跳动、飞跃,大概是游人见得多了,一点也不怕,常常歪头看着人们,很是好奇又亲近的样子,有种小孩子的天真神色。

    对生物品种知之甚少的我,不懂得它们是什么品种。它们羽毛艳丽,全身羽毛由黄、黑、绿、蓝、青等好几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给人一种鲜而不艳、美而不俗的舒适感。脑袋圆圆的,鸟喙呈橄榄色或蓝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绿色或蓝色,通体羽毛为浅蓝色或是翠绿色,长长的鸟尾是褐色和蓝色,鸟爪也是蓝色的。这令我不禁感叹,果然是海风椰林里生活的鸟儿,带着海洋与丛林的色彩。

#p#副标题#e#

    全岛热恋的宠儿

    岛上的人们对鹦鹉十分喜爱,不仅随处搭建了原生态的精致鸟窝给这些小生灵们居住,还搭了一个小凉亭供它们吃饭、聚会。

    小凉亭就在酒店前台附近的海边,在从咖啡厅通往水屋的必经之路旁边。每到鸟儿们的饭点,便是最热闹的时刻。小小的凉亭上下站满了缤纷的小鹦鹉,粗略算算也有一两百只之多。亮黄色、翠绿色、黄绿色、海水蓝、深蓝,偶尔竟还有通体白色的鸟儿出现在其中,它们跳着、扑腾着,欢快地吃着当地人准备好的食物,叽叽喳喳的清脆叫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望。手机、照相机齐上阵,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对着这些可爱的宠物一通狂拍。它们自是做惯了模特的,吃饱喝足便飞了起来,一对对、一双双绕着凉亭徘徊,一群群再纷纷起舞飞翔,煞是好看。

    这些鸟儿经常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走在岛上,听见悦耳鸟鸣,抬头就能看见一对鹦鹉立在前面的树枝上,一只的脑袋正搭在另一只头旁,正卿卿我我地不知说些什么情话,又像是正在亲吻的情侣。不一会儿,两只鸟儿一起飞了起来,一只跟着另一只,翅膀轻轻碰在一起,此刻才知道比翼鸟的含义所在。难怪说马尔代夫(景区详情)是蜜月胜地,连这里的鸟儿都如胶似漆,热恋的情人、新婚的夫妇怎能不为之心动。

    我想,岛上的人们饲养这些鹦鹉不仅吸引了许多的游客,也保持了热带岛屿原生态的风貌,恰恰是生态与旅游的统一,是多妙的双赢局面。这些色彩斑斓、可爱活泼的小鹦鹉,又何止是岛上酒店、居民的宠物,更是众多游客的宠物,为这舒缓的海滩度假地带来了无尽的灵动气息。

文章来源:http://xing.cntgol.com/2013/0322/182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