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速递 苏州"寻访大师" 用最青春的方式寻访最古老工艺
苏州"寻访大师" 用最青春的方式寻访最古老工艺
国家旅游地理 江苏苏州5月4日讯(记者 周伟蔚 通讯员 曹蕾)
蛋雕艺术、传统制扇、刻瓷技艺……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姑苏古城内外,“深藏”着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光阴流转,在苏州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年轻一代的力量来保护和传承古城的历史文化,实现新姑苏的可持续发展?近日,姑苏团区委举办了一场名为“寻访大师”的青年主题微电影大赛,鼓励年轻人通过镜头,去寻找、发现、弘扬这些“隐居”小巷里深藏不露的大师们。
亲手拍摄影片,他和大师们成了忘年交
“栩栩如生的泥塑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泥塑大师朱文茜正在为孩子耐心地讲解如何捏面人,孩子们在一旁听得聚精会神,小手更是拿着一坨泥巴跃跃欲试。”这段旁白来自于微电影《传承、关爱、成长》,短短三分钟的影片,记录了古城里的三位大师向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传承工艺的故事。
这部微电影的制作者是小戴,他是姑苏区的一名公务员,同时也是一个时尚青年,平时就爱好摄影和DV拍摄,每天习惯用快门和手中的 DV记录着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而与此同时,小戴又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古城存有深厚感情,他深深地着迷于姑苏淳朴而又文墨风雅的古韵味道。不久前,小戴听说区团委正在开展“姑苏情青春梦”姑苏青年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行动,他非常兴奋,特别是保护和传承行动中的“寻访大师”微电影大赛深深地吸引了小戴,“活动不仅给予了我一次与他人竞技、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一次让我自己去实践,通过探寻、认知而深入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的考验。”
别看这部影片只有三分钟,却足足花了小戴半个多月时间:“白天要忙着工作,很多镜头都是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拍摄的。”说起这个“寻访大师”的比赛,小戴告诉记者,其实比拍摄、制作技艺倒是其次,关键是要想方法去寻访那些深居简出的大师,并找到合适的主题来体现保护古城文化这个内容。小戴很幸运,因为工作的关系,他偶尔得知泥塑大师朱文茜、竹刻大师朱永兴、苏绣大师张平长期坚持在平江实验学校教授技艺,便迅速拜托学校的老师联系上了三位大师,而影片的主题也呼之欲出:“要表现大师们重视公益事业、愿意把手艺无偿传承给孩子。”让小戴高兴的是,在半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他也和三位大师成了忘年交:“我以后有机会肯定也要向他们拜师学艺的。”
年轻人帮着“吆喝”,传承效果会更好
苏州城可谓是民间传统工艺的“百宝箱”,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名录6项、国家级29项、省级79项、市级118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9位、省级76位、市级279位。然而,一种摆脱不掉的尴尬正在其中很多行业中呈现:老一辈的大师希望招到有潜质、愿意学的徒弟,无奈年轻人中愿意潜心民间工艺的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有些年轻人对某项技艺非常感兴趣,却苦于不知去哪里拜师学艺。“我们希望这次的寻访活动,可以为双方搭建一座桥梁。”姑苏团区委工作人员满怀期待地向记者介绍。
手艺再好也需要“吆喝”,尤其需要向年轻人“吆喝”,这样手艺才会永远保持生命力,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刺绣名家郁丽琴对这项“寻访大师”的活动十分期待。郁丽琴告诉记者,前些年,刺绣行业出现过一阵“危机”,很多老师傅的子辈都没有去继承他们的手艺,而是选择外出工作,因为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从小的价值观当中,就是读好书在外面找个体面的工作,刺绣是没有文化不得已而为之的就业途径。然而近几年,刺绣手艺又“活”了,很多大师都很注重市场宣传,并在热闹的街面拥有自己的店铺,如今全国各地的爱好者想要来苏州拜师学刺绣,并不是难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绣娘、大学生绣娘走进了刺绣的队伍。“但是还有很多民间工艺,发展得并不如刺绣这么好。”郁丽琴说,有很多“冷门”一些的工艺,全市也只有几个人会做了,别说想拜师,就连普通游客想买一个作品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在现代工业化的生活中,人们大多厌倦了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机械化工业产品。相反,现在的年轻人越发注重追求纯朴简练的艺术品位与个性化的艺术特色,我觉得寻访手工艺大师的活动正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去传承,发展,创新。”郁丽琴说。
大师们带着“传承人”做公益
听闻姑苏区在开展“寻访大师”微电影大赛,很多大师都表示支持:“我们欢迎年轻人关注民间工艺,也很愿意出现在他们的镜头里。”泥塑大师朱文茜、竹刻大师朱永兴、苏绣大师张平坚持为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们传授技艺。他们始终坚信,虽然作品有好有坏,但他们传授的不只是一门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品质,他们告诉记者,传统艺术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事业,他们的心愿不仅是找到更多的孩子成长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去接触和了解传统技艺,更是希望传承艺术的孩子们能够将艺术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扬光大,让传统艺术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姑苏区的年轻人还将和他们“寻访”到的大师一起,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5月4日在相门古城墙边,姑苏团区委将举办“青少年手工艺品义捐”活动,大师们号召“传承人”捐出他们最好的作品,去帮助困难的小朋友。在朱文茜、朱永兴、张平三位大师的指导下,平江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已创作完成泥塑作品120余件、竹刻作品200余件、刺绣作品90余件,其中为义捐活动捐赠作品123件,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价值去圆他人的梦,这是一种新的境界和理念的提升。/姑苏晚报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cntgol.com/Announcement/2013/0504/193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