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速递 杭州余杭区新增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杭州余杭区新增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家旅游地理 浙江杭州5月5日讯(记者 胡彦斐 通讯员 雷晓伟 兰廷成) 记者从余杭区文广新局获悉,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 我区有3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其中。按类别分别为古遗址1处——小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石窟寺及石刻1处——南山造像(元代)、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处——仓前粮仓(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前,我区已拥有良渚遗址、章太炎故居、京杭大运河(余杭段)、独松关和古驿道等4处国保单位,至此,我区国保单位达到7处。
小古城遗址位于径山镇小古城村,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约35万平方米,是余杭境内继良渚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规模较大、较为重要的古文化聚落遗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当地村民挖砂,出土了大批文物,其年代上自马家浜文化时期,下至春秋战国时期,尤以马桥文化时期遗物最为丰富、精致。
南山造像位于瓶窑镇南山东南石壁上,系有浅龛的浮雕造像,自西向东绵延360余米,1978年被毁过半,尚存13躯,反映了元代浙江释、道两教共存的历史。造像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形象生动、表情各异、线条流畅,雕刻的花纹和字迹至今清晰可见,是研究元代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加上石像有明确的石刻纪年,被誉为杭州地区唯一可以与灵隐飞来峰造像相媲美的石像群,是难能可贵的艺术瑰宝,丰富了江南石窟艺术。
仓前粮仓的前身是南宋绍兴二年(1132)为备赈济而设立的临安便民仓,民国后改为积谷仓,解放后,收旧建新作集体粮仓。20世纪50年代初期,余杭县粮保职工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精神,把古老的木板仓建成了全国首批“无虫、无霉、无鼠、无雀”粮仓,打破了“粮食生虫、自古难免”的思维定式。现存4栋单体建筑,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61平方米。
接下来,我区将扎实推进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各项基础性保护工作。尽快完善“四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完善记录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责任,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积极推动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宣传展示利用工作,并不断强化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城乡导报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www.cntgol.com/Announcement/2013/0505/193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