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地理荟萃 [文化地理]历史多棱镜下的宋氏家族(图)

[文化地理]历史多棱镜下的宋氏家族(图)

  《宋氏家族研究丛书》。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孙中山、宋庆龄和亲友的合影
 

  国家旅游地理 海南海口8月26日讯(文\见习记者 张成林) 《宋氏家族研究丛书》从2012年始相继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出版八卷。台湾学者陈立文所著《宋氏家族崛起的背景与发展轨迹》和孙海兰所著《宋庆龄和平思想的形成》也将于今年年底出版。
 

  这套丛书以个体研究与家族研究相结合,从小处着手,立足整个家族,内容涉及宋耀如与孙中山、宋氏家族的亲情与民族情结、宋氏家族与海南华侨、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文化、宋氏家族与海南等诸多主题,全面分析了宋氏家族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讲述了宋氏家族各个个体之间的浓浓亲情与爱国情怀。
 

  本期海南周刊采访部分丛书作者,以小角度切入,展示宋氏家族研究丛书的阶段性成果,解读宋氏家族成员在西安事变等特殊历史节点下的微表情以及成员间的亲情、乡情与爱国情怀。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及宋耀如先生诞辰150周年,海南省宋耀如、宋庆龄研究会策划编撰了十卷本的《宋氏家族研究丛书》。“该套丛书资料翔实,内容宏富,脉络清晰,将个体与整体的研究充分结合,从不同角度对宋氏家族进行了解读,展示了历史多棱镜下宋氏家族的全貌。”海南省宋耀如、宋庆龄研究会会长符鸿合说。
 

  该套丛书从2012年始相继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目前为止,共有八本书已经出版。台湾学者陈立文所著《宋氏家族崛起的背景与发展轨迹》和孙海兰《宋庆龄和平思想的形成》也将于今年年底出版。该套丛书由众多学者参与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个体研究与家族研究结合
 

  “不同于上海、北京、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宋氏家族的单个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特点,此套丛书可以说是首次从整体上对宋氏家族进行剖析。”符鸿合说。整套丛书中,4本是有关宋耀如的,1本是关于宋庆龄思想的,而有关宋氏家族的就有5本,体现了个体研究与整体研究的结合。
 

  众所周知,海南是宋氏家族的发源地,为其根脉所在。两宋研究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形成了一条鲜明独特的研究路径,那就是以宋耀如研究为重点,以宋庆龄研究为亮点,将个体研究与宋氏家族整体研究充分结合,形成对宋氏家族整体研究的范式,该丛书的首要意义就在于此。
 

  宋耀如,宋氏家族的奠基人,14岁闯荡南洋,17岁远赴美国,加入基督教,深受美国民主、自由思想的熏陶,钟情于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念。归国之后,积极兴办实业,支持民主共和,并影响了孙中山的“暴力革命”思想。同时,宋耀如教子有方,着重培养子女的爱国思想,6个子女到美国留学后又相继归国,为祖国效力……“宋耀如的一生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作为宋氏家族的奠基人,理应成为宋氏家族研究的出发点。”符鸿合说。
 

  “以往,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宋耀如和宋庆龄上,自2006年以来,已经分别召开了三次关于宋耀如和宋庆龄精神思想的研讨会,这10本书的出版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转移到了整个宋氏家族的研究上,我们希望将此打造成为有别于国内研究的特色。”两宋研究会副秘书长韩继光说。
 

  整套丛书从小处着手,立足整个家族,内容涉及宋耀如与孙中山、宋氏家族的亲情与民族情结、宋氏家族与海南华侨、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文化、宋氏家族与海南等诸多主题,全面分析了宋氏家族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讲述了宋氏家族成员之间的浓浓亲情与爱国情怀。
 

  角度新颖 富有创见
 

  “整套丛书以全新的视角去诠释宋氏家族,如宋耀如与孙中山、宋耀如与海南华侨、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文化认同、宋氏家族与海南等,视角都很新颖,甚至为学术界首创。”符鸿合分析。
 

  以阿廖《抗战时期的宋氏兄弟姐妹》为例,该书以自“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中国抗战为切入点,展示了特定历史时期宋氏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与奋进,这种独特的视角愈益彰显了相互之间的手足亲情与爱国情怀。“当您对宋氏兄弟姐妹在中华民族这场御外战争中的不凡表现略有了解,那么您胸中也就基本上已经装有了一局中国抗战的总棋谱。”阿廖这样表述宋氏兄弟姐妹与抗战的关系。
 

  郑朝波《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文化认同》则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对宋氏家族进行了剖析。“宋氏家族的精神思想可谓兼容并包,既有中国的优良传统,又有西方的基督教信仰;既有民主自由思想,又有革命爱国思想……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宋氏家族精神思想的发展演变进行全面探析,可谓是研究的独到之处。”符鸿合评价此书。
 

  此外,亲情与民族情结、宋氏家族与海南华侨等也都成为丛书着重阐述的焦点所在,是对宋氏家族研究的完善和补充。
 

  多棱镜的不同侧面
 

  “学术的灵魂是创新,我们希望借助于新的视角,挖掘史料,突破原有局限,形成自己独特创新的研究成果。”符鸿合在谈到本丛书的编撰初衷时说。
 

  在《最早的“持久战”分析,最早的“纸老虎”比喻》章节中,阿廖深挖史料,秉笔直书,列举了国共两党高层蒋介石、白崇禧、毛泽东、朱德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读者的视野。而在考察各种文本问世的时间后,他发现,属于同类文本,宋庆龄的《中国是不可征服的》比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问世早九个月,而在使用“纸老虎”这一比喻上,宋庆龄比毛泽东要早8年……引发读者深思。
 

  再如,“关于宋耀如民主革命的描述,以往只会在介绍孙中山革命思想时偶有提及。然而,陈波著《宋耀如与孙中山》则突破了这一旧例。”符鸿合评价《宋耀如与孙中山》。
 

  整套丛书好似历史的多棱镜,而每个不同的视角如同多棱镜的不同侧面,透过这些不同的侧面,能够对宋氏家族形成整体、全新、透彻的了解。
 

  史料严谨 细节生动
 

  “学术贵在严谨,严谨重在史料,有时为了一条资料,我们就需要远渡重洋,广为搜罗,然后旁搜博引、综合考证,以正视听。”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周伟民、唐玲玲夫妇在谈到编著《宋耀如年谱》时如是说。
 

  为了搜集资料,年届八旬的周伟民、唐玲玲夫妇不顾年迈,近年来前往美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搜集了珍贵的《韩氏家谱》以及杜克大学宋耀如档案等珍贵资料。
 

  “学术界关于宋耀如的研究众说纷纭,我们始终认为学术研究应当以史料来说话,我们希望在《韩氏家谱》以及国外珍贵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宋耀如的一生进行考证,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周伟民说。
 

  周伟民、唐玲玲夫妇做到了,他们在稀有档案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悉心研究,为我们奉上了严谨缜密的《宋耀如年谱》。“《宋耀如年谱》是学术界第一本关于宋耀如的年谱,是填补空白之作。”符鸿合高度评价道。透过丰富的史料分析,周伟民、唐玲玲夫妇进一步详细证实了宋耀如的出生日期、姓氏、宋氏家族家谱等诸多学术界争议问题。
 

  生动可读是丛书的一大特色。丛书避免了纯粹逻辑推理论证的枯燥无味,在充分尊重史料真实性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埋伏笔、设悬念,使得整套著作流畅自然。
 

  “我比较自觉地把枯燥的学术往‘可读’的方向去努力。”作者阿廖说。在《抗战时期的宋氏兄弟姐妹》中,阿廖就叙述了诸多的历史场景,追溯了相关的历史细节,如“蒋经国换不回牛栏夫妇”、“傲慢的丘吉尔面对犀利的宋子文”、“宋子文与斯大林交锋的一波三折”等章节的描述极为生动,让人手不释卷。
 

  阿廖在谈到著作的可读性时说:“当众多历史细节纠结到一块,让读者能读到更多的相对比较客观而又清晰的叙述时,著作的‘可读’层面自然就获得提高。”
 

  传承宋氏家族的精神遗产
 

  “这套丛书的11名作者中有10人长期居住在海南,他们有的生在海南、长在海南,有的在海南工作多年,对海南文化环境了然于胸。这也充分显示了丛书的海南本土特色。”符鸿合认为“宋氏家族留给海南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可谓是海南文化的精华。”宋氏家族“萌发在美国,事业在上海,舞台在中国,影响力遍及全世界,然而,宋氏家族的根却在海南。海南是宋氏家族的祖居地,这是海南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而海南宋耀如、宋庆龄研究会推出《宋氏家族研究丛书》正是从这一立足点出发,追述了宋耀如远涉重洋、追求真知的商业冒险拼搏精神;刻画了宋氏家族成员为中国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进行奔走呼号的生动画面;再现了宋氏兄弟姐妹虽有政治分歧但仍然相互关照的手足情深与爱国情怀……
 

  “海南人应当借助优势,努力地挖掘、传承宋氏家族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这一历史遗产在海南文化发展和海南建设上的价值。”符鸿合强调,这也是编撰这套丛书的宗旨。
 

  宋氏家族研究丛书

  

  《宋耀如年谱》 周伟民、唐玲玲

  《宋耀如———宋氏家族奠基人》 周伟民、唐玲玲

  《宋耀如与孙中山》 陈波

  《宋氏家族与近代中国文化认同》 郑朝波

  《宋氏家族的亲情与民族情结》 程昭星

  《抗战时期的宋氏兄弟姐妹》 阿廖

  《宋耀如与海南华侨》 唐若玲

  《宋氏家族与海南》 焦勇勤、常如瑜

  《宋氏家族崛起的背景与发展轨迹》(待出版》 陈立文

  《宋庆龄和平思想及其形成》(待出版》 孙海兰

 /海南日报

文章来源:http://www.cntgol.com/huicui/2013/0826/208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