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境探踪古今在线考古发现 浙江巡抚为何在宁波造“瀛洲接武”坊?镇海发现的这篇明代碑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浙江巡抚为何在宁波造“瀛洲接武”坊?镇海发现的这篇明代碑文中可以找到答案
位于柳汀街上的“瀛洲接武”坊 近日,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海防资料时,发现了一篇《中丞公抚浙去思碑》的碑文。该文收集在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淄川高氏族谱》中。从碑文中,不仅可以看到明朝的一位好官员——浙江巡抚高举在宁波勤政为民的事迹,同时反映了明代镇海的特殊国防地位。“抚浙而效功不独浙也,六幕并受之;抚明州而效功不独明州也,两浙并受之”,当时,浙江巡抚驻镇海,就是为了保卫江南“粮仓”,事关国家的安危。
甘士价和高举两任巡抚 中丞,是明代对“巡抚”一职的雅称;去思碑,即“德政碑”,碑志的一种,旧时官吏离任时,地方士绅颂扬其“德政”,著文勒碑,表示去后留思之意。 收集在《淄川高氏族谱》中的《中丞公抚浙去思碑》碑文,记载的是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巡抚高举的事迹,作者是鄞县人吴礼嘉。 宁波人对高举并不陌生,他是“瀛洲接武”坊的建造者。“瀛洲接武”坊是宁波城区内现存的唯一一座明代石牌坊,至今仍屹立在柳汀街上,位于关帝庙、居士林和贺秘监祠的南侧。牌坊右上侧刻有“钦差提督军务巡抚浙江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甘士价、高举”,甘士价和高举便是前后两任浙江巡抚的名字。 当时为什么要立这块牌坊呢?是这样的: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陆世科、李康先等17位宁波籍学子同时考中举人,在宁波城内引起不小的轰动。时任浙江巡抚甘士价为预祝这17位举人今后能像唐代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学士”那样得到朝廷的重用,打算为他们建造一座三间四柱的“瀛洲接武”坊。不过,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甘士价于万历三十六年五月离职,在他的任期中并没有建成这一牌坊。直到万历三十九(1611年)年,高举在任的时候,以甘士价和他两人的名义建造了“瀛洲接武”坊。 为何明朝的浙江最高军政长官巡抚会跑到宁波来建牌坊呢?因为明朝的浙江巡抚是杭州、镇海(明时称“定海”)两驻。明朝原本采取三司制,但三权不统摄极不利于应付地方上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因此中央派遣官员协调地方三司、统一事权就势在必行,这就出现了巡抚。明朝中期开始,都察院钦差都御史到地方出任巡抚逐渐成为定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以来,浙江巡抚成为定设官员,形成了战时、汛期驻镇海,汛毕驻杭州的惯例。“巡抚浙江”是指巡抚可以节制地方三司;“提督军务”是指巡抚可以管军权,以文制武,节制武职钦差总兵官。 到清代,据乾隆《镇海县志》记载,浙江巡抚府位于镇海县东,今鼓韵花苑小区的位置。衙门前有表明巡抚职权的“文武总宪”坊和表明巡抚志向的“江海澄清”坊。
镇海在明代是东南第一国防要地 万历后期,倭寇频频骚扰我东南沿海,浙江防倭形势再次严峻起来。高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任浙江巡抚的。 由于海防形势严峻,巡抚驻地必定以镇海为主。据《中丞公抚浙去思碑》碑文记载,高举在五年任期内修缮沿海各城、核查粮库储备,并多次击败倭寇。就在建造“瀛洲接武”坊的万历三十九年,“夷薄东殴(瓯),尽获厥丑,无片帆得还者”,就是说,倭寇逼近温州沿海,在高举的部署下,明军把来犯的倭寇全部抓获,没有一只小船能够得以逃脱。高举不仅能够指挥战斗,他还兴修水利、救济饥贫,使粮食充裕,并可支援京师和北部边关重镇。 从这篇高度赞扬高举的碑文中,今人也可以看出镇海在明代具有特殊的国防地位。嘉靖帝认为“浙江天下首省”,不仅因为浙江是主要的税赋地,而且,镇海是遣明使的登陆地,在镇海曾设有管辖沿海六省海防的浙直总兵。第三任总兵卢镗曾在招宝山题有碑文“六国来王处、平倭第一关”。 《中丞公抚浙去思碑》文中,作者吴礼嘉也把濒海之节镇(镇海)与西北九塞之节镇并称,他认为,如果国家粮赋所在的濒海之节镇(镇海)不保,两浙的粮食就无法供应给西北九塞之节镇,燕蓟(京师)的安全就无法保证,“故抚浙而效功不独浙也,六幕并受之;抚明州而效功不独明州也,两浙并受之”。高举巡抚宁波(镇海)的功劳就是保卫江南大地,就是保卫整个国家。 据《明神宗实录》记载,由于镇海是东南第一国防要地,万历四十年闰十一月,明朝正式确定镇海为浙江巡抚唯一驻地。彼时,浙江最高文武官员巡抚和总兵只驻镇海城,其地位已在宁波城、杭州城之上,在东南诸城的重要性仅次于南京应天府了。通讯员 扈智超 记者 俞素梅 文 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供图 |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fam.cntgol.com/gjzx/2019/0110/2137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