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秘境探踪古今在线考古发现 对话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总顾问陈同滨

对话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总顾问陈同滨

对话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总顾问陈同滨

  2018年9月,古城遗址国际验收。陈同滨(左一)、张俊杰(右一)向国际验收专家莉玛·胡贾教授(右二)介绍遗产地情况。

  陈同滨,先后主持了西湖文化景观、良渚古城遗址的全套申遗专业咨询工作,参与了京杭大运河遗址(杭州段)的保护规划,被媒体誉为最会向世界讲述杭州世界遗产价值的人。良渚成功申遗后,我们再次和她对话,同她聊聊前后参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切身感受,以及她对于杭州之所以能够成为“三世遗”城市的见解和体会。

  记者:上次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前采访您,感觉到您对杭州、对良渚都非常有感情,这让我很好奇,您和杭州、良渚分别有什么样的渊源?

  陈同滨:是的,杭州是我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这片绿水青山是长在心里的,还有这片山水潜移默化的江南传统文化影响。

  良渚是我受理的所有遗产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无论在遗址保护方面、还是价值研究方面,它都是最有意思的。同时,它也是我受理时间最长的项目。我受理良渚遗址保护规划的时候,良渚管委会还没有成立。现在还在为良渚遗址服务的,可能除了考古所的同志,就数我和良渚遗址的渊源长久了。

  记者: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前前后后您忙碌了多久?当得知成功的时候您是什么样的心情?

  陈同滨:我的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是从2000年开始受余杭市政府委托编制《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至今已是第20个年头了。当时的规划目标就是要申遗,因为1994年良渚遗址列入了中国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所以我对规划的标准定得就比较高,唯恐保护力度不足,对以后申遗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我自己的工作态度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重要的保护措施需要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坚持保护措施的力度。20年来,良渚遗址的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遗址保护,一直在推进,虽然有时会间断、停顿,但总体上还是朝着不断提升的趋势在发展,很不容易。考古与保护的关系很密切,或者说,每次考古上的重大发现都会直接促进政府加大保护力度,政府、专家和遗产地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几乎是处于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的保护规划工作因为起点要求比较高,所以一直在和遗产地政府协商保护区划的边界,大约讨论了8年。庆幸的是,2007年发现的古城遗址内城、2009年之后发现的外城,都没有突破规划在2004年划的重点保护区。这个重点范围现在是申遗的主要区域,在良渚管委会的直接管理下,起码在2004年之后没有发生新的建设项目。这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寸土寸金的杭州老城郊区,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这个区域的西侧,直接与瓶窑镇的主干道华新路相接。15年来,面对遗址的沿街一侧基本保持住了不再新建商铺,这一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应该感谢瓶窑镇政府、良渚管委会和余杭区政府为遗址保护作出的非同一般的努力!

  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能否成功,基本上在大会之前1个多月的时候,就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网站上挂出来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业评估是“推荐列入”。在此之前的6个月,我们文本团队和良渚管委会的代表在国家文物局率领下,也直接到巴黎进行了专业答辩。感觉这件事在大家同心协力且竭尽全力的努力下,基本处于把握之中,如果没有意外,应该到最后一刻不会有变数。或者说,整个申遗过程,我们作为直接参与者,一直是处于高度提神的状态,准备时刻应对预料之外的情况。直到大会主席敲下小锤子的时刻,心底突然触动了,20年了、终于成了!而且这个项目不是一般的项目,是值得国家和民族荣耀的项目、是家国大事!甚至可以说,是改写世界历史的时刻!那一刻,我由衷地为国家的荣耀、为民族的振兴感到高兴!

  记者: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您觉得对于杭州来说,对于良渚接下来需要抓紧做、重点做的工作有哪些?

  陈同滨:一是需要进一步做好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工作,提升良渚遗址的价值阐释和传播,要让更多当代的中国人、外国人了解它所见证的中华文明特征与信息,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起源与过程,评价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贡献,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和保护意识,务必以良渚遗址保护为第一要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基本的责任,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遗产保护力度,同时结合遗产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谋求更好的和谐共生关系。

  记者:杭州能够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您认为背后主要是什么力量在成就和推动?

  陈同滨:我个人以为,起码有两个因素,一是客观因素:长江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造就的鱼米之乡及其相关文化传统,使得杭州地区自古至今,多次成为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良渚成为环太湖地区稻作农业支撑的区域中心,杭州作为运河南端是为了向北方国家中心运送江南的粮食、维持国家政权,西湖景观则依托南宋国都的文化造诣将中国传统山水美学推至经典,成为影响东亚地区文化景观的重要事件。二是主观因素:是杭州人对文化价值的追求极为突出,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文化自信。在三项世界遗产的申报过程中,杭州是付出了极大努力的,且不论经费的投入之大、各项工作的到位程度,仅仅从我所接触到的所有杭州人看,包括各级政府官员、各类专业人士和遗产地广大群众,全都是真诚地投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都为之积极奉献了个人的智慧、辛劳与激情!并真心以此为荣!如此广泛的这种社会高度认同的意识与努力状态,实在不多见。这些都和杭州地区的地理-文化特征直接关联。可以说,这是一种杭州人的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记者:您是研究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专家,您认为我们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世界通用的遗产价值提炼标准以及思维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杭州故事,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窍门?

  陈同滨:个人体会,中国人要想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先要打破传统的自言自语状态,然后要搞懂世界语境。或者说,要学会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角度,经由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辨析或重新发现我们中国文明与文化的特征,然后就会有想法,希望向世界讲些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文章来源:http://fam.cntgol.com/gjzx/2019/0814/2304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