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地理视野 答案在自然,也在我们心中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答案在自然,也在我们心中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网络综合 2020年06月10日 22:18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很有意思:答案在自然(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
试想大家正身处一场至关重要的大考——关于如何与大自然、与这个世界相处。所有人在紧迫的时间中苦思冥想,最终忐忑地提交了答卷。老师阅批完卷子,轻轻叹了口气。把大家喊到办公室,指了指窗外的明媚:“去吧,一切的答案就在自然里。”
有些人原本就不在乎,耐心在应付考试后更是被消耗殆尽; 还有些人,则在片刻的思忖后,兴奋地踏上寻找答案的漫长旅途。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我们的“解题技巧”——丰富多彩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
对于多数两栖类、爬行类而言,夜间调查可能是了解它们的最好办法之一。 炎热的夏夜,监测人员需要全服武装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稍有缝隙可能就蚊虫叮咬伺候,但汗流浃背是逃不掉的。 夜间小剧场从不让他们失望。灵芝喷孢子、蚂蚁和蜻蜓的生命赛跑、五彩斑斓的蛙类……每一个容易忽视的角落,甚至就在脚边,都潜藏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仿佛一个奇妙的新世界。 (枝干上小到看不清的)蚂蚁军团,向蜕变中的蜻蜓发起攻击 大自然的剧目每天都不重复,夜间调查是一场场充满新惊喜的发现之旅。头灯和手电是监测人员在黑夜中的为数不多的光源,他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草丛里、树林间、河道旁,生怕惊扰了夜间的动物们,同时眼睛在不停地搜索,耳朵也在认真地聆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与TA们相遇的机会。脖子上挂着沉重的摄影设备,将黑夜中精彩的瞬间定格,让更多人一窥夜间的美好与灵动成为可能。这种夜间监测活动,志愿者的参与也大大拉近自然科学与公众之间距离。 每天都有许多鸟儿在我们头顶的天空掠过,有时候甚至都来不及反应,到底是它们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爱提问的小伙伴还会琢磨:各类鸟类同步调查到底是如何进行的? 2019-2020年度勺嘴鹬越冬同步调查于今年1月16日开展,调查范围覆盖自杭州湾到北部湾2100多公里海岸线,共设置了32个调查点。勺嘴鹬主要栖息于滨海湿地,全球种群数量远低于大熊猫全球种群数量,且每年以 26.4%的速率减少(Zoeckler andSyroechkovskiy et al., 2010),其保护现状由濒危(EN)提升到最高濒危等级—极危(CR)(IUCN 红色名录,2008)。值得高兴的是,本次冬调共记录到49只勺嘴鹬,占到全球种群的7.26%,相比较2019年的越冬同步调查记录(29只)增长69%! 冬调可不是站着数数鸟儿这么简单,既考视力,又考耐力。寒冬里,过百名来自各保护地、研究机构、环保社团等的调查员,带着各种相机、专业望远镜等设备,在32个调查点严阵以待。为了看清滩涂上的鸟儿而穷极目力。而这一看,就要连续看上好几个小时。尤其是勺嘴鹬,属于“迷你可爱型”,成年体型只有巴掌大小,在成千上万只水鸟聚集的滩涂上,要精准快速识别,还不能数错,不得不佩服调查员们的“火眼金睛”和计算能力。 调查小组于雷州附城工作中 / 柯大
通过冬调了解勺嘴鹬的迁飞情况,逐步明确其重点分布区域的生境和保护情况,补充关于勺嘴鹬迁飞路线的空白,更好地推动保育工作的科学开展。此外,调查员们还会记录勺嘴鹬的个体情况、其活动生境、周边河流水质和分布地环境的干扰状况等,帮助我们明晰勺嘴鹬保护工作的问题和空缺所在。这就是鸟类同步调查最大的意义之一。 #p#分页标题#e#
人力终究有限,我们既无法长时间地进行人工实地监测,大多数情况下也很难在不惊扰动物的前提开展工作。那么,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暗中观察呢?自然是借助科技的“第三只眼”——红外相机和无人机是生物多样性监测最得力的工作设备之一。 无人机在空中飞行,以更加广阔的视角对我们平日里无法到达的地方进行观察,给予不一样的信息。例如在场域的生境全境记录、黑脸琵鹭全球普查、每三年一次的红树林及潮间带范围绘制等都会使用。 而面对一些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红外相机便派上用场。它会被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安放在动物可能或曾出现的地方及必经路径附近,对于观察鸟兽的巢穴、幼兽幼鸟情况、动物行为习性等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因为是远程操控,在动物行动时才会触发,所以很适合用在一些不常见或警惕性高的动物身上。不过,拍摄只是第一步,面对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还需要进行第二步——鉴别。通过各种角度和方位的图像,可能清晰可能模糊,可能黑白可能彩色,可能是动物的“大头照”也可能动物只是模糊的一个点,这些都需要监测人员去一一识别,才能确定该物种的各项信息,我们还会为经常出现在镜头前、早已熟悉的的同一只小动物取个可爱的外号,方便分辨它们。 红外相机总会带来许多惊喜,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些平时很难观测到的生物,例如我们曾拍摄到深圳市中心第一次出现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灵猫;可爱的“网红”豹猫在湿地里漫步;还有刚刚当上父母的白胸翡翠。
湿地,覆盖地球表面的面积仅有约6%,却为地球上约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它孕育了无数的湿地生命,是许多海洋生命的摇篮,是候鸟们的餐厅和休息站。而日益剧增的人类活动已经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于大自然中各种神奇的生命,多少都缺乏一些设身处地式的换位思维。以至于在这场考试里,一直属于“很努力但总是考得不太好”的那类学生。每当努力想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忽略的生物本身的生存状态。而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耐心地观察生命活动、加深对自然运行的理解,看见更绚丽多彩、充满活力的世界。 生物多样性永远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并且需要小心完成的“重要题目”。而这些答案,既在自然,也在我们的心中。我们需要在问题发生之前、或者还不算太糟的时候,尽力地去将其恢复。 愿人与湿地,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lsy/2020/0610/2462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