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聚力一体化 放大“同城效应” 锦溪全域旅游主题展走红虹桥高铁站

聚力一体化 放大“同城效应” 锦溪全域旅游主题展走红虹桥高铁站

12月25日,位于上海虹桥高铁站出发层大厅的锦溪主题展厅正式开放,开展当天即成了旅客朋友圈里的“网红”。“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景致一下子就将旅客从繁华的交通枢纽带到了蒹葭苍苍、苇塘风清的唯美锦溪,仿佛置身于醉美水乡、魅力古镇。

锦溪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部,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与上海接壤,北与苏州相毗邻,属于江苏省的“南大门”,区域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先后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重量级荣誉。锦溪自古备受文人墨客推崇,文风浓郁。沈周、文征明、唐伯虎等才子,纷纷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章,顾恺之晚年隐居锦溪,沈从文念念不忘,陈逸飞挥笔作画南塘桥……锦溪处处氤氲着浓浓的文人气息。锦溪的文艺气息还散落在各个博物馆里,篆刻艺术馆、中国壶文化馆、中国锦溪宣卷艺术馆、中国古砖瓦博物馆等,数座博物馆沿街分布,走入其中捡拾知识的碎片,沉醉在历史文明的辉煌灿烂里。

据介绍,该展览由锦溪镇联合上海虹桥高铁站举办,以“锦溪如锦 朝夕可亲”为主题,采用图文、实物、视频、多媒体互动设备等多种展陈方式,通过泛舟过桥赏锦色、寻史问迹看锦书、探访古窑品锦风、食野行乐宿锦溪、稻花香里游锦鸭五个部分,向往来旅客展现锦溪的千年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活动、秀美的江南风情和生态宜居乡村。

展厅电子大屏上,一部锦溪文旅宣传片将锦溪的水乡文化、古镇文化、田园文化、渔文化和美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带领旅客生动领略了锦溪“今夕何夕 天堂锦溪”的古镇新魅力。

展厅里还设有众多锦溪特色的艺术装置供旅客参观打卡。展厅里,古莲桥和水乡民居造型的墙面,一举破除陈旧的展陈方式,将古镇最有代表性的景观融入在造景里,自然美观,又能瞬间让旅客触摸到锦溪的脉搏,让人流连忘返。除此之外,展厅还通过看、玩、吃、住等,全方位介绍了锦溪的特色旅游去处,向参观者展示锦溪古镇与现代艺术融合发展的成果,感受气质古镇不一样的意趣,开启锦溪度假新模式,吸引旅客深度体验水乡全域休闲游。

近年来,锦溪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村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条件,全面深挖可以唤醒乡村生机的优势资源,加大“美丽镇村”建设和田园特色乡村建设力度。

锦溪素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称号,在锦溪祝甸,至今保存着明清古窑十几座,是江南地区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古窑址群。“脱胎”于霍夫曼轮窑的祝甸砖窑文化馆,集餐饮、文化、旅游、民宿、会务于一身,既能完好地留存过去的记忆,又可让游客在一砖一瓦中感受到古窑金砖等非遗文化的魅力。该项目还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田园建筑实例一等奖。

位于锦溪镇南部的计家墩理想村,是在昆山120多个乡村建设中孵化出的另一种乡味。计家墩通过民宿集群、乡居、体验等业态植入,让更多的人回归乡村,打造新乡村生活聚落。短短几年,乡村集市、水上集市、文创集市、陶艺坊、竹艺坊、船艇坊、糕点坊、琉璃坊、木艺坊、布衣坊等“三市七坊”,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乡村旅游产业和经营的新路径。

在锦溪镇长云村,不断优化新型农业合作经营模式,扎实推动旅游资源多元整合,积极探索“旅游+农业”的发展新模式,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集聚资源,聚力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探索出了独特的“锦溪模式”,将农业与三产服务业相融合,与生态环境相接壤,与文化传承相联系,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推进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三生”农业综合体建设,着力打造田美、水美、景美、人更美的“和美长云”。

据介绍,本次展览也是锦溪深度对接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的重要尝试之一。锦溪接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紧邻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显著,与一体化示范区有着天然而紧密的联系。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对接上海后,将不断拓展锦溪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空间,也会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注入新活力。

上海虹桥高铁站是国内最大的铁路车站,与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申虹国际大厦、磁浮车站、长途客运站一起是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之一,日均客流量可达30余万人次。据统计,“锦溪如锦 朝夕可亲”主题展开展当天吸引超5万旅客关注,掀起一股认识锦溪、了解锦溪的热潮。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20/1228/2500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