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荟萃 [中国共产党100华诞特稿]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都瑞金(图)
[中国共产党100华诞特稿]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红都瑞金(图)
国家旅游地理江西赣州3月5日讯(通讯员 沈光初)江西瑞金,是由赣州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瑞金是一个红色与绿色并存的城市。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最近,在这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喜庆日子里,笔者有幸走进了红都――瑞金。
红色故都-瑞金
“红都”这个光荣的称谓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和红色政权建设探索的光荣历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隆重召开,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从上海迁到了瑞金,因此,“二苏大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因此,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
到2013年,瑞金境内共和革命旧居旧址180多处,拥有红军广场、“一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红井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这些都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同时,自1995年新华社在瑞金修建革命旧址、续写“红色家谱”以来,到2013年已有40多个部委来瑞金寻根问祖,按照修旧如旧、修旧复旧的原则,修建革命旧址,在叶坪、沙洲坝已经成规模较大的国家部委旧群,成为瑞金红色旅游的一大景观。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赞颂“北京南京不如瑞金”。
瑞金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外,丹霞地貌罗汉岩是江西省风景名胜区,宋朝古村密溪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还有“四塔一桥”(龙珠塔、龙峰塔、鹏图塔、凤鸣塔和双清桥)等文物古迹。虽说至今人口也就70多万,但在唐天佑元年(904年)期间就有史料记载“遍地得金”,古人因“金为瑞”而将其命名为瑞金。然而,真正让瑞金闻名于世的却是“共和国摇篮”的美誉。在过去,瑞金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理想,地处赣南东部山区,属于交通极其不便、发展又相对滞后的“蛮荒之地”。从汉末开始才有中原人南迁至此,也就是如今的江西客家人,在他们的努力下才有了如今干净又整洁的瑞金。正因为落后与偏远,当年的苏维埃临时政府才会在这里成立,在瑞金叶坪村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还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苏区第一个驻地就诞生在市郊河边的一栋宅子里。因此,瑞金被称为摇篮和红都是名正言顺的。
叶坪印象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吹暖了大地。小草伸出了碧绿的嫩叶,柳条飘逸着细长的秀发,桃花红了,李花白了,菜花黄了,自然景色生机盎然,充满希望,似乎憧憬和梦想再也没有那么遥远。带着人生的期许,踏着春天的脚步,我走进了红都瑞金叶坪。
叶坪没有好山好水看,也没有美食和小吃可以品尝,但这里却浓缩了整个苏区驻地的历史,也能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雏形。所以,每天都有游客组着团来,也有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实地了解那段艰辛的岁月。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是后院里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这是中国仅有的、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所有红军烈士,而非单纯纪念某场战役、也未曾点名的纪念碑。塔前“踏着先烈血迹前进”的大字,寄托着后人无限的哀思。
叶坪景区有个专门接待各国政要的金牌讲解员,她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一段解说是:当年的瑞金只有24万人口,却有11万人参军参战,超过一半人为国捐躯,长征途中有1万多瑞金人倒下。如今有实锤证据的烈士达17166名。不仅如此,在苏区成立后,瑞金人还贡献了大量黄金和粮食,为前方将士保障了后勤补给,可谓是出人又出钱的典范。
进入叶坪,映入眼帘的是参天的古木,成荫的绿树,仿佛身处原始森林的感觉,不同的是多座墙体泛黄的建筑错落有致、嵌入其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红军广场,工农红军第一次正式的阅兵典礼这里举行。一边是质朴简陋的红军检阅台,一边是高高耸立红军烈士纪念塔,中间的草坪上用石砾铺垫的“踏着先烈血迹前进!”,我们一行踏着八个大字,从检阅台默默地走到纪念塔,向烈士献花静默哀悼,无尽地表达对先烈无比的崇敬和怀念。仰视塔身,炮弹形的塔身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由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为五角形体,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
在红军纪念塔的不远两侧,设有公略亭和博生堡。我远景拍摄后,随后来到谢氏宗祠,也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了治国安邦的伟大探索。大厅中央上方悬挂五角星,写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中堂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两侧贴有马克思和列宁画像,下方写着“民主专政”。宗祠内设有十多个部委办公室。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这一称呼便延续至今。
走出谢氏宗祠,我们一路走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局、国家银行、红色中华通讯社、土地人民委员,还有总金库等等。漫步叶坪,在毛泽东旧居旁,一棵古老樟树吸引人们纷纷驻足。没有引爆的炸弹被叉在树技上,树下石块上刻有“毛泽东同志读书阅报处(1931-1933)”。原来当年国民党飞机扔下炸弹要炸死毛主席,可就是有神助命大,老天有眼、人民洪福!
告别叶坪,我又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和中革军委旧址群、总动员武装部旧址。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印象尤其深刻,新馆位于瑞金市苏维埃纪念园内,馆区依山而建,地势高爽,环境优雅,面积68亩,主体建筑11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览馆、文博楼、文物库房和多功能报告厅等。馆外,毛泽东书写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苍劲有力,给人震撼;馆内,采用油画、场景、多媒体、幻影成像、超现实仿真雕像等展陈手段,展示着中央苏区在瑞金5年零8个月的光辉历程,诠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承关系。
沙洲坝红井景区
瑞金还有一处革命旧址群,那就是沙洲坝。据说,叶坪因内奸告密,频繁遭受国民党轰炸。1933年4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现已成为红井景区,有大片部委旧址,还有毛泽东亲自为群众开挖的水井,以及新建的“群众路线广场”,掩映在四季花开的田园风光之中。
从瑞金城区出发,经过十多分钟的车程就可到达沙洲坝。驻足望去,绿树在岗峦上撑起葱郁的屏障,一大片红墙黝瓦的赣南民居坐落在树林丛中,巨石上刻着的毛体“红井”秀丽而苍劲,一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十二个鎏金大字在小雨中仍然射出光芒,十余组雕塑显示红军战士与人民鱼水深情。拐过一道弯,就到中华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一栋栋黛瓦房披着透红、泛黄的墙彩,有独院,也有串成一片,颇具规模。门额上黑底金字标识着名称,如 “中央税务局”、“中央邮政局”、“新华通讯社”、“最高法院”等等。
走进了中央土地人民委员山林水利局旧址,标牌上是前水电部老部长钱正英所提。屋里一式的正中是个天井,既通风又透光,对门有前厅、后厅。当时毛泽东极其重视水利,他在二苏大会上就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在中共苏区陈列馆内记载着苏区治水的点点滴滴。步入旧址南端,三棵紧挨一起的参天樟树,波光潋滟的弯月水塘,还有毗邻的独门小院,吸引我注目欣赏。讲解员说,三棵树象征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三位伟人一生的紧密协作团结一致关系。边上独院就是昔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驻地,也是毛泽东、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等人的旧居。门前几十米处,列宁小学和一组毛泽东带领人们挖井的石雕显然入目,邻近的就是闻名的“红井”。
我走近了红井。井台四周栅栏围着,据说,毛泽东发现沙洲坝的群众饮水非常困难,为免群众饮用脏水,便亲自实地勘察和调查地下水源,9月的一天,他带领干部、红军官兵与当地群众一道开了这口井。红井直径约有两米,是我今生见到的最大水井,清澈的井水,在井池里泛着波光。大家都争先恐后用便桶汲水,手捧井水尝口,顿感甘甜清心,宛如置身梦幻,想不到孩提读的课文和愿望如今成了现实,人人都应饮水思源、感恩戴德啊。
1950年,沙洲坝人民为了迎接毛主席派来的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将主席带领军民开挖的这口水井进行了全面整修,并把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碑,刻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赤金大字,以此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敬和思念。
离开红井,我又来到老荣亭,这里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旧址,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礼堂就像一顶红军的八角帽,是红色故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和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大礼堂进行了再现教学,音辞慷慨、声泪俱下的“八子参军”故事,把人类最基本、最牢固、最纯洁的母子情搅得天翻地覆,烘托了更加崇高与博大的爱人民、爱国家的情怀。
结束语
漫步瑞金,烈士的鲜血,一次一次洗礼了人们的心灵;伟人的故事,蕴藏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无私的奉献,读懂了这片红土地的神圣;军民的情结,诠释同呼吸、共命运的和谐;苏区的精神,演绎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大业。
参观红都瑞金的人们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
红军领导人群雕
纪念馆内的支前模范
毛主席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瑞金共和国摇篮景区
瑞金历史博物馆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
瑞金毛泽东旧居
瑞金沙州坝
瑞金苏维埃政府
瑞金叶坪红色旅游景区
瑞金中央政府税务局旧址
沙洲坝叶坪列宁台景区
新党员入党宣誓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
一苏大会址
游客在江西省瑞金市的红军村华屋村参观
中华苏维埃纪念鼎远眺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雕塑作品
责任编辑:吉中君
文章来源:http://www.cntgol.com/huicui/2021/0305/2507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