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白马文化发展集团:以全球经典街区改造为例,解读城市多元化空间革新
白马文化发展集团:以全球经典街区改造为例,解读城市多元化空间革新
每一条老街,都是一段历史,镌刻着城市的过往,见证着城市的变迁,是城市最接地气的地标。街区是体现城市文脉记忆、民俗风情、景观风貌的重要城市单元,街道空间的改造提升,更是城市更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天我们带来4个分别以生态、文化、艺术和文创为特色的街区改造案例,希望对城市多元化空间革新以及街区改造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01.法国克里希街区:生态街区,与城市共呼吸
Clichy Batignolles(克里希街区),位于巴黎市西北17区。这里曾是火车站及相关附属用地,随着工业的衰退逐渐成为环境恶化和经济落后的地区。
2001年上任的巴黎市长德拉诺提出向外扩张,提高巴黎的建筑限高,辅之以生态之城的建设内涵,借助重大事件(奥运会)加速。延续自奥斯曼城市肌理的巴黎。克里希街区全程参与了这次变革,立志弥合由于铁路而被长期割裂的城市肌理,通过生态街区的开发来实现土地价值的提升和环境的改善,成为了这场城市更新浪潮中的生态街区典范。
街区围绕马丁·路德·金公园排布。公园周围环绕着各式私有、养老和社会住宅以及办公空间,实现了功能的高度混合。除了社区级的日常服务设施,还引入了如法院大楼、警察总部等城市级、区域级的功能。也综合考虑了学生、年轻工作者、老年人、残疾人、家庭等不同人群的需求,使街坊内的居民形成很强的归属感。
在可持续发展策略上,克里希街区的改造主要体现在能源节约与清洁能源、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空间利用与社区多样性、交通出行与物流4个方面。依托功能复合的空间利用模式,从工业衰败地区成功地转型,作为中心区提供了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各类设施;作为生活区,提供了各阶层人群混合的居住模式及各层次的就业岗位,是一个标准的绿色生态区。
02.成都枣子巷:文化街区,旧韵新象城市更新
枣子巷位于成都的中心城区。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曾在此居住,巷子附近聚集了以戴氏花园为代表的四川各界名流居所。新中国成立后,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地矿局物勘队、四川社会主义学院等科研机构和省人民医院汇聚于此,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全长近800米的枣子巷。
2018年,枣子巷被列为成都市“八街九坊十景”的重点项目之一进行打造,成都市和金牛区经过对众多规划设计院所进行研究和比选,最终选定由全技术型综合设计服务提供商、国内一线规划设计机构华采堂,对枣子巷进行业态规划与风貌设计。
经过实地走访与调查后,华采堂团队立足成都文脉与项目地脉,围绕“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的发展定位,精心研究区域内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美食文化,将成都枣子巷打造为“医、养、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示范街区。
街道的整体设计,既“高瞻远瞩”也“吹毛求疵”,既立足于上位政策,也服务于街坊邻居。一方面,采取协调周边单位及群众积极参与的方式,对沿街立面、道路进行增绿改造;一方面通过“两拆”、老旧院落整治、交通组织优化等辅助工作,植入中医与民国文化元素,推动商铺转型,联通宽窄巷子的中医药主题场景式商业文化街区。为城市多元化空间革新的发展,给出了一份亮眼的成都答卷,一份珍贵的成都经验。
如今,枣子巷已成为城市多元化空间打造的示范街区。昔日“背街小巷”重焕生机,一路草木繁盛,中药店林立,浓浓民国风。风景从巷口开始逶迤,带人穿行在民国版的《本草纲目》书页中。中医药膳食、药妆、旅游产品、中医药博物馆、名医馆等业态,国货药妆、中医香囊等特色中医药文化文创产品,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
03.纽约曼哈顿苏荷社区: 艺术街区,“艺”想不到的街头
苏荷(SoHo)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的西南端,是一个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约为6541人的社区。19世纪中叶,工业化的兴起,使一个工业区,曾经兴建了大量的以铸铁为建筑材料的厂房。二战后,纽约市的制造业衰退,苏荷区的制造商也纷纷搬离,留下的大车间因不适合居住而大多空闲。
1950-1960年代,美国各地艺术家以低廉租金入住该区,把它们变成了生活空间和艺术工作室,俗称“统楼房”(Loft)。1960年代,纽约的市长罗伯特瓦格纳作出了具有高度文化远见的决定:全部保留苏荷区旧建筑景观,并通过立法,以联邦政府的立场确认苏荷为文化艺术区。
在该政策的指导下,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苏荷区原有的文化氛围,做到高雅艺术与大众消费的结合,从此,一个承旧启新的苏荷在纽约市诞生。
1982年,苏荷的画廊逾千,艺术家逾万,“新美术馆” 及世界顶级现代艺术馆 “古根海姆下城分馆”先后落成。如今,SOHO作为艺术区闻名于世,已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
苏荷的改造既保护了城市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旧建筑,又保护了艺术家们的创造空间,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实现了城市中心的再增值。随着苏荷区文化的发展,经济也迅速兴起,除艺术品外,餐饮、酒吧、旅游、时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04.东京下北泽:文创街区,文化碰撞的舞台
下北泽,常年被评为“年轻人最想居住的城市”,2019年更是被Vogue冠上全球十五个最酷最时尚的街区第一名。
比起东京给人纸醉金迷的刻板印象,下北泽赋予了城市另一种面孔。提倡低碳是下北泽人不约而同的生活方式,这里没有豪华跑车,没有高档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车行和古着屋、古书屋。作为东京最大的“古着激战区”,对于古着爱好者来说,那些名字绕口又难记的古着店如数家珍。一排排鲜艳亮丽的古着洋装,从连身裙、长洋装到风衣等一应俱全。
除了古着屋,这里还有很多的本土商贩:大量的复古商店,不同寻常的专卖店和年轻艺术家和工匠的小精品店。店主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所搜集而来的珍稀品,从小饰品、玻璃器皿,到古董皮箱、黑胶唱盘机甚至二手乐器,应有尽有,每一件物品上都刻画着深深的岁月。
此外,下北泽还有着“音乐街道”的美称,琳琅满目的二手唱片行、Live House林立,任何一间狭小的咖啡店都可以是乐队们表演的场所。每年七月中旬盛大展开的下北泽音乐祭,与在地商店街结合,从剧场至数家展演空间、咖啡厅、美食小贩等均共襄盛举。而当地居民与商家也都会卖力地守护着街区的各种文化,让下北泽不仅成为年轻人的街道,也是每个世代的街道。
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段特色的街区,它们或承载着名人掌故,或商贾繁华、声色犬马,构成城市的缩影,代表着一个地域族群的生活方式。
对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更新,不应仅停留在对建筑实体、肌理格局等显性物质环境的保护层面。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发展状态,紧跟当地居民、旅游人群的切实诉求,挖掘街区历史文脉价值,定位街区发展模式。通过对建筑风貌、业态、民风、景观肌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造,做好街区传统文化传承 ,推进街区的业态更新,带动街区文化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雨恒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21/0412/2512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