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海外传真 走进新月之国——巴基斯坦(图)
走进新月之国——巴基斯坦(图)
国家旅游地理巴基斯坦4月23日讯(通讯员 沈安娜)巴基斯坦意为“清真之国”,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无论是在文化古城拉合尔,还是在北部偏僻的乡村,你都会看见蒙着面纱、身裹黑纱,只露双眼的妇女。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听起来有些恐怖,因为它总让我们联想到大名鼎鼎的拉登,还有塔利班恐怖分子。但当我去了巴基斯坦采风后,巴基斯坦人文、地理和风情深深地吸引了我,巴基斯坦之旅使我进一步的认识了这个闻名世界的清真之国的美丽。巴基斯坦给我全新的感受,这是其它国家不曾有的。我对巴的印象非常好,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战乱国家,她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她和我们中国简直就是兄弟。
美丽的“花园之城”-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是个长条形的国家,主要的大城市有卡拉齐,拉合尔,伊斯兰堡,其中卡拉齐是出海口,所以经济比较发达,也比较开放,属于国际化的大城市。当飞机在巴基斯坦降落,一踏上巴基斯坦领土时,确实感到一种恐怖气氛袭来,尽管已近凌晨,满大街都是拿着枪站岗的士兵和警察,马路上也驾着大炮,当我入住的酒店更夸张,经过了四道安检。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都处于兴奋和激动中,因为每天我都遇到惊喜,感到震撼。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始建于1961年。1965年,伊斯兰堡是个新城,是考虑到印巴危机而改迁的首都,以前这里是原始森林,所以树很多,到处都是树和杂草,整个城市是由英国人给规划的,布局是划块,方方正正的,因为伊斯兰堡是个新城,所以人口不是很多,而且几乎都是富人,整个城市只有8栋高楼(大概有十几层吧),其余都是别墅、平房(穷人都是住在附近的卫星城,叫rawapindi)。伊斯兰堡位于巴东北部海拔600多米的波特瓦尔高原上,背依高耸的马尔格拉山,东临清澈的拉瓦尔湖,南面是一片葱绿的山丘,气候宜人,景色秀丽。登上伊斯兰堡北面的马尔格拉山的后山公园观景点,鸟瞰伊斯兰堡全景,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丛林翠茵掩映整齐划一的城市建筑,因此伊斯兰堡也被称为世界“花园城市”。
初到伊斯兰堡实在感觉像个农村,而不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没有高楼,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繁华的商业区………总之,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所拥有的一切它都没有,但随着住下后,您才渐渐也觉得它的好来:城市安静、生活悠闲,也颇为留恋起来。
曾经全球最大清真寺--费萨尔清真寺
巴基斯坦几乎都是穆斯林,所以清真寺到处都是,而且建的都很好,其中最大的一座就在伊斯兰堡,它就是举世闻名的费萨尔大清真寺。在伊斯兰堡我首先参观了费萨尔清真寺。费萨尔大清真寺整体设计非常独特,远看像是歌剧院,而非清真寺。
伊斯兰堡标志性建筑就是费萨尔清真寺。费萨尔清真寺是巴基斯坦的国家清真寺,同时也是南亚地区最大的清真寺。由已故沙特国王Faisal出资兴建,以其名字命名。费萨尔清真寺是由土耳其设计师设计建设的,它能同时容纳100,000人同时Pray(祈祷)。室内15000人,室外85000。具体人数因为没见过真实的pray,所以不敢说真假,但是我感觉确实很大,站在里面确能感到一种很渺小的感觉。
清真寺位于伊斯兰堡的西北部,背靠 Margalla 山,一进入伊斯兰堡就会看到它那高耸的宣礼塔。全城每天都能听到其喇叭的声音。整个建筑表面为白色大理石覆盖,圣洁而大方。主建筑四角各有一个90米高的宣礼塔。这个宣礼塔是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其作用就是原始的空腔扩音器,毛拉们(相当于国内说得阿訇,但是地位更高)就在里面喊古兰经。主厅是八角型的,有点像阿拉伯的传统帐篷,属于典型的用现代手法表现阿拉伯传统。而且上面还有一个代表伊斯兰的弯月。进入清真寺是有很多规矩的。首先是祈祷的时间是不能去参观的,而且男女是要分开的,女的是不能进入的。而且按照教义,即使穆斯林们去pray,也要进行洗礼:洗脸、洗脚、洗手。整个清真寺都是不允许穿鞋的,我们都是把鞋脱在外边再进去。清真寺,实际上整个建筑分为两层,地下还有一层,有图书馆、伊斯兰文化中心、博物馆,居然还有咖啡吧。而且好像还看到一个伊斯兰大学的机构在下面,但只是晃了一眼。
巴基斯坦的“香港”--卡拉奇
卡拉奇,濒临阿拉伯海湾,是一座具有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化大城市。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最大的港口和信德省省会,全国工业、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是整个国家的海上门户,也是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海运和航运的中转站,是阿富汗等中亚内陆国家最近的出海口。城市人口1200多万,全国1/4的工厂都在这里。卡拉奇不同建筑风格的高楼大厦耸立在柏油马路两旁,路边种植着浓荫密布的棕榈和椰子树,各种类型的新式小卧车穿流不息,在繁华的大街上潮涌般地驰过。卡拉奇还是巴基斯坦面向世界的窗口,代表着这个相对落后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卡拉奇被人们称它为巴基斯坦的“香港”。
卡拉奇是个相对年轻的城市,160年前它还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渔村,没什么名胜古迹,对游人来说,最大的魅力就是不计其数的巴扎(“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一路上的建筑也是五花八门,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19世纪哥特式的建筑;有林荫大道,也有幽深狭窄的小巷。
巴扎到了,这里几条大街纵横交错,人山人海,到处喧嚣吵闹。热闹程度比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重庆解放碑有过之而无不及。好象没有大的商场,都是一家家连绵不绝的店铺,商品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我是第一次坐这种叫“里格夏”的三轮摩托,这种车用了掺了机油的汽油,并用铁管代替排气筒,开起来黑烟滚滚,噪声震天,坐车里基本上就听不到别的声音了。但确是巴基斯坦最简便快捷的短途交通方式。
卡拉奇,在迁都伊斯兰堡前,一直是巴基斯坦的政治中心。高耸入云的独立纪念塔,就建立在闹市的中心。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的巨大寝陵,修筑在市区的高地上。到卡拉奇的外国游人,一般都要去看真纳墓。巴基斯坦国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的陵墓,位于卡拉奇市中心。1876年12月25日,真纳出生在卡拉奇的一个商人家庭。在英国取得律师资格后,成了印度孟买的名律师。1896年从政,参加印度国大党。1913年加入全印度穆斯林联盟,1921年与国大党决裂。1940年3月23日,真纳在来自印度各地的十万穆斯林大会上宣布:“在印度的西北部和东部(今天的孟加拉国国国)这两个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地区应当成立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这一天后来成了巴基斯坦国庆日。为了建国,真纳一方面要与殖民统制者斗争,还要消除穆斯林内部分歧,又要排解印度和穆斯林两大民族之间的矛盾,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真纳不顾年老体衰,走遍印度各地积极努力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巴基斯坦的建立。”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终于宣告独立,真纳任第一届总督。1948年9月11日,真纳积劳成疾逝世。
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拉合尔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它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一座鲜花盛开,树木常青的现代化城市。街道很宽,两旁绿树成荫,并时而可见街心怒放着各色鲜花。透过满街的浓荫,可望见一座座乳白色的留有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其间又伸出许多古老的清真寺的塔尖。古代和现代的建筑相映成趣,搭配得分外美观协调。它不象一般大城市那样车水马龙,人流不断,而显得那么幽雅,那么安谧。
拉合尔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耸立着许多灿烂辉煌的古代建筑,好客的巴基斯坦朋友带着我游了两个游览胜地,使我们饱览了巴基斯坦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些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生动地体现了莫卧儿时期建筑艺术的特色。
清晨,浓雾弥漫,我们坐出租车前往夏里玛公园,在国内时,我在电影里曾看到过拉合的夏里玛公园,景色优美,所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这公园。夏里玛公园——巴基斯坦人民的骄傲。它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浓雾密布的拉合尔市区内。这是沙·贾汗于1647年下令建筑的。完全按照他的要求,用乳白色的大理石建筑而成。银色的喷泉,清澈的池塘,各色的奇花,密布的浓荫等组合而成。这是一座年青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难怪人们把它称为夏里玛(谈情说爱的)公园。一走进这美丽的园林,我就被眼前迷人的景色陶醉了。幽静雅致,一片翠绿,满眼春意,马上使人感到心旷神怡。向远望去,只见一片绿雾中,隐隐约约闪现出许多有莫卧儿建筑艺术特点的乳白色的亭台楼阁。再看眼前,就在那密密的浓荫中,有着无数银色的喷泉。它们从白玉般的石刻花蕊中,珍珠般地向外喷洒着,落入了白玉石砌成的池塘中。据介绍说,夏里玛公园中大约有四百个喷银吐玉的喷泉。它们组成了喷泉的甬道,喷泉的露天宫殿,构成这令人目不暇接的迷人胜景。
巴基斯坦朋友还告诉我们说,在节日里,每个喷泉的石托上白天将摆满鲜花,夜晚将摆上一盏盏的明灯。到那时候,夏里玛公园将更加迷人。宁静的夜晚,透过密密的浓荫,繁星般的灯火倒映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千千万万颗耀眼的水珠,喷着、洒着,欢快地落入到映着灯光的池塘里,那真是如入幻境啊!
我们正在草坪上漫步着,突然从树丛深处走出个四五岁的男孩子,黑黑的大眼睛,红扑扑的小脸蛋儿,长得可爱极了,他这就象这绿色园林中绽开的一朵最美的花,我向孩子的父母亲要求和这美丽的孩子照张相,他们激动地答应了。
我们从夏里玛公园出来后接着就前往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王公城堡。据史载,这座城堡修筑于莫臣儿王朝阿克巴时期,建成于十六世纪末叶,它为一平行四边形,长一千二百英尺,宽一千零五十英尺,历经几世纪的风吹雨打,现在仍然雄伟地耸立在拉哈尔市区里,作为巴基斯坦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供人观赏。
我认为它有点象缩小了的北京的故宫,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豪华建筑的附加装饰物,比同时期的其它建筑更富于想象力,这是巴基斯坦建筑史上早有定评的。它不是把自己的宫殿建筑在城垣里的平地上,而是筑建起了高耸的城墙,在城垣内垫满了土石,把那些亭台楼阁,深宫大殿,喷泉池塘,园林花圃,建筑在高耸的基础上,让当时的那些王侯权贵能踞高临下,作威作福。这些穷奢极欲的君王终于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只留下巴基斯坦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供后人观赏。无论在朝晖下,还是在绚丽多彩的晚霞中,一看到这些宏伟的建筑物,就不由地使我们赞叹巴基斯坦劳动人民的高度鉴赏能力和建筑才能。这是巴基斯坦古老文明的体现,也是巴基斯坦人民高度的智慧和美好的理想的结晶。难怪后人们用“砖和灰泥镶成的韵文”,“凝固的音乐”,“石砌的诗篇”等,来形容这些莫卧儿时期的宏伟建筑物。
从皇宫出来,我们便看见了世界闻名的拉合尔皇家清真寺耸立在皇宫对面。这座清真寺一次可以容纳10万人同时做礼拜。它建于1634年,是莫卧儿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著名的建筑物之一。
拉合尔清真寺,不但代表了巴基思坦人民的信仰,也反映了巴基斯坦人民的高度智慧。这座清真寺的入口处,有精美的大理石砌成的高台,踏上这宽阔的台基,眼前便是庄严的拱门,透过宏伟的寺院墙壁,四角可望见耸立的具有穆斯林风格的乳白色高塔,寺院正中是那宽广的祈祷广场。进入这宏伟的建筑物――清真寺,也是必须要脱掉鞋子的,外国人也如此。一跨进皇家清真寺,我们就被雄伟的景象慑服了。这天正好是星期五主麻日,巨大的寺院里游人来来往往。我们站在宽阔的广场上,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个子变小了。正面是一个个高耸的圆拱型塔尖,直插入蓝天白云间。周围是建筑雄浑的壁龛,结构独特,别具匠心。正中就是十万人同时祈祷的广场,宽广明净,一尘不染,那是用巨大的大理石铺成的,由于年久日深,犹如巨大的镜面一般。拉合尔皇家清真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穆斯林人民对真主的赤诚信仰,同时,也看到了巴基斯坦人民的胸怀,雄浑的气魄。
巴基斯坦的“香格里拉”--罕萨
以前的印巴之争和现在的反恐战争,都使巴基斯坦给世人留下战乱喧嚣的印象。然而在巴西北山区,有许多美丽、朴实的原生态自然人文景观,令世人向往。其中,有巴基斯坦香格里拉之称的罕萨和世外桃源卡拉什山谷最为著名。
罕萨被誉为巴基斯坦的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的名篇《消失的地平线》让香格里拉闻名遐迩,成为令人无限神往的乌托邦。而香格里拉究竟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尽管它的命名权最终花落中国云南迪庆,但仍有人认为,香格里拉不在迪庆,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山村罕萨,至今村中一些户外用品商店都以此书命名。
罕萨由3 座巨大的冰川环绕,山谷的色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由隆冬的雪白、阳春的嫩绿、仲夏的缤纷,渐变为深秋的鹅黄,空气中载着牧羊人的笛声和桃杏的花香。挺拔的白杨与笔直的电线杆一程连着一程,石块在青翠的梯田间勾勒出优美的曲线,田野间散落着多如繁星的蒲公英。小羊悠闲地啃着嫩草。割草的少女粉面含春,目若秋水,笑容与枝头的繁花交相辉映。
罕萨包括阿尔提特、巴尔提特和加内什3 个村庄。沿着盘旋的公路而下,就来到3 个村落中海拔最低也是最古老的加内什村。村中小路曲折,桑柳依依,风光旖旎的果园和牧场一直延伸到罕萨河,土豆、西红柿、玉米都是寻常作物。石块垒成的传统民居别具一格,通常有两三层,下面养牲畜,上面住人,冬夏两季分居在上下两层。每户人家的地上都铺着厚实的地毯,睡觉时直接把被褥铺在地毯上。就餐也是席地而坐,家具很少。
19 世纪,加内什村是罕萨反对伊斯玛依的主要据点,如今已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什叶派穆斯林社区。村中的14 座古老的望塔而今仅存3 座,几座古朴清真寺分散在一个水池附近,那是村民集会的场所。黄昏时分,村中回荡着古兰经的诵读声,整个山谷都笼罩在一种无可言喻的静谧与惆怅之中。田园生活是治疗忧郁的灵丹妙药,罕萨宜人的美景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
这里还是徒步爱好者的大本营,去世界第二高峰也要从这里中转。在笔者旅居的两周里,罕萨无一日不是日丽景明,无一时不是云淡风轻。没有了声色刺激,远离了尘世纷争,在一间朴素而温馨的茶室中,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一本散文诗集,可以静静地消磨时光。游客们无须出门,坐在廊中就可以眺望远方负雪的苍山。其中一座名为“女士手指”的山峰,据说十分陡峭,连积雪也不能在上面长久存留。夕阳西下时,洁白的雪峰化为令人思绪绵绵的黛青色,只有一抹金黄逗留在峰顶,迟迟未忍遽去。
罕萨是举世闻名的长寿村,在村中常见到鹤发童颜的老者。他们的长寿一半是由于以谷类和水果为食的饮食习惯,一半是由于他们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尽管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当地人仍习惯于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的生活。罕萨人的热情好客是远近闻名的。走在村子里,哪怕素不相识的人寒暄几句后也会邀你去家里小坐,并端出奶茶和罕萨面包饷客。同这些淳朴的村民们谈天真是赏心乐事,他们对人毫无防范之心。
巴基斯坦姑娘们
国家纪念碑
罕萨风情
罕萨田园风光
好客的巴基斯坦人
卡拉奇街景
卡拉奇真纳墓
卡拉什山谷
可爱的孩子们
拉合尔城堡内
拉合尔美景
拉合尔清真寺
马尔加拉山顶了望首都伊斯兰堡
美丽的拉合尔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
伊斯兰堡费萨尔清真寺
伊斯兰堡夜色美
责任编辑:吉中君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hwcz/2021/0423/2514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