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恩阳古镇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特点与价值认知

恩阳古镇历史街区文化资源特点与价值认知

陈颖、田凯、黄雪

摘要:恩阳古镇曾是川东北著名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典型的“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移民场镇。古镇的空间格局和传统建筑形态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地域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川东北地区传统场镇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古镇历史街区整体空间构成与传统建筑的解析,总结其建筑文化特点,挖掘其文化价值内涵。

关键词:恩阳古镇;空间形态;传统建筑;价值识别

四川地区城镇乡场的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场镇聚落也是巴蜀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精彩、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四川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差异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场镇聚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多元化。位于大巴山南麓的恩阳古镇,历史上是川北著名的水码头,米仓古道上繁华的集镇。古镇的空间格局和传统建筑形态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地域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川东北地区传统场镇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历史沿革概况

恩阳古镇历史悠久,始称“义阳”,是六朝郡、县的故城,设置郡、县机构长达761年,至今已有1495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梁武帝六年(公元525年)始设义阳郡及义阳县于今恩阳镇红梅村樊家梁,公元583年罢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义阳县为恩阳县,沿用至今,治所移至今恩阳镇老场,唐、宋、元均为县治所在地。元世祖二十年(1283年),废恩阳县为恩阳河场,划归清化郡管辖(今巴中市),清朝改恩阳河场设恩阳县。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老场因火灾被焚,即迁至河西现恩阳镇址。1933年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恩阳场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先后设置仪阆县、恩阳县。历经各时代的不断建设,逐渐发展稳定,形成了今天恩阳古城区的独特格局。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恩阳镇经撤乡并镇,于2013年设立恩阳区,属巴中市辖。

二、古镇空间格局与特点

传统场镇选址依据傍水、易于防守、利于扩展、方便生活的原则,大多沿古驿道、古商道、河道等交通线分布,俗称“旱码头”、“水码头”。恩阳镇位于之字河与恩阳河的交汇处,因水、陆交汇的地理优势而发展、繁荣。其陆路连接古蜀川陕官道米仓古道,北可至汉中,西到阆中、成都,水路沿恩阳河上溯旺苍东河,下可达重庆,成为川东北著名的水码头,沟通南北商贸,物资集散的枢纽地。历史上最兴盛时期,古镇有街巷38条,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至今保存完好的有九条古街,总面积0.54平方公里。镇内有保存完好的清代至民国时期建筑598幢,共82220平方米,常住人口1100多户4300余人。

1、立体复合的街巷空间

街巷复合型特点反映在街巷布局形式的复合和功能类型的复合两方面。

场镇既是聚居生活的场所,也是商品贸易和文化活动中心。人们遵循人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天人合一”准则,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布局形态与地形地貌环境关系密切。政权中心及平原地区商贸发达规模大的城镇,由多条主街呈十字形、井字形或方格网状结构,由核心向周边面状扩展。小型场镇或地处丘陵地带的一般以一条主街为主线,随着等高线蜿蜒曲折或上下起伏的线性延伸,呈带型结构或环形结构。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丘陵、山区的城镇聚落,都寻求与自然山水环境的结合。

恩阳古镇建置悠久,但并无传统礼教下的城镇规制痕迹,与四川盆地常见的由“草市”进而成“乡场”,再发展到“市镇”的商贸型场镇相仿,呈现出自发性生长的格局。由于地处丘陵地貌的环境制约,古镇空间的骨架---街道,与平原地区平面交织、贯通延伸的网状结构不同,既有顺应等高线的带形主线蜿蜒延伸,也有相交等高线的上下起伏交错,大多成“L”型和“丁”字型相交,形成不规整的枝状格局。

船运兴旺,商贾云集,促进了场镇建设。古镇历史街区主要由明末清初、清代、民国时期三个阶段构成,明末清初的初始期,老场只有一条通往码头的主街,上正街和下正街,形成贸易集市。清代是其大发展阶段,形成了沿恩阳河堤岸高地上可通达上下码头的、油坊街、姜市街,从水路码头连接主道的皂角树街、半边街,以及内部街巷老场街、禹王宫街、鸡神楼街等。民国时期古镇向外扩展,大石坎街、万寿街、田湾街、回龙路、新市街、后街子等纷纷形成,将码头、古镇与古道相连接。街巷在水平与竖向两个维度延展交织,“道”与“梯”结合,建筑沿街巷骨架两侧纵深向发展,自由曲折,整体呈现复合型的团状结构,颇有微缩山城的韵味。(图1、图2)

古镇由街巷、各类建筑及码头、古树、河道等环境景观要素组成。四川传统场镇的商业习惯是沿街布置,且常与住宅统筹于一体为“店宅”。在主要街道两边形成连续的门面,赶场期间,街檐下也成了摆摊设点的场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祠庙、会馆、寺观、戏台、茶馆、亭阁等公共建筑,构成了场镇的精神中心和休闲活动中心,使得场镇聚落空间展现出既有线性的匀质有序,又穿插着多个节点中心的丰富面貌。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场镇建有四处会馆,三大栈房,八座戏楼,还组建了船运同业公会。形成了集食宿、交易、交通、休闲娱乐、居住生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街巷空间。(图3)

2、协调统一的街巷界面

街巷空间形态由周边围合的侧界面、底界面和顶界面限定而成。各界面的要素、形状、肌理、尺度及围合方式的组合与变化,构成了街巷的基本形态,带来了场镇形式的多样化。

侧界面

街巷空间侧界面的主体是临街建筑立面,也是街巷的主要观赏面。人们对一个场镇独特性的印象也主要来自于对沿街建筑风貌的感知。

受用地的限制,场镇建筑多以街道组织布局。居民沿道路两侧建房,户户紧密相连,于街道间再纵深发展。为适应居住生活和商业经营的需要,主街沿街住户大多兼商业经营,成为两用的店居形的住宅。宅与店铺都直接对街巷开门,形成联排式布局。立面连续的青瓦屋顶、木质板门花窗屋身、砖石台基构成了场镇风貌的统一基底。

古镇连续统一的界面并非是单一的重复。店宅可拆卸的板门、住宅门窗的开合,沿街建筑的退进,带来界面虚实、凹凸的变化;建筑出檐、挑楼、檐廊形式的交替丰富了立面形象;因建筑尺度的不同和地面高差,形成体量穿插、高低错落的差异;木构和夯土、砖石建材材质、色彩、肌理形成对比。使得街道界面在统一之中又有多样的变化。(图4~7)

图5 正面与山面交错的对比界面

图6 随形就势富有韵律变化的界面

图7 统一又有节奏变化的界面

底界面

底界面是场镇街巷空间的背景,主要由材质肌理、宽度、铺砌方式呈现。历史街区街巷均为步行系统,街道宽度3-5米不等,巷道宽度约在1.6-2米,均采用青石板铺砌。由于地形的起伏变化,道路既有平坦的缓坡,也有长短不一的阶梯,形成跌宕起伏的街巷界面。街道主体以条状石板横顺搭配,局部以块石镶嵌,顺应道路的蜿蜒延伸,形成明显的导向性。阶梯也由石板堆砌成台阶。道路断面略有弧状,两侧砌筑排水道。(图8)

顶界面

建筑的出檐和檐口围合的边界形成街巷的顶界面轮廓。街道两侧连续的店、宅使得街巷围合感强烈,屋顶界面的开合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开敞与封闭、舒展与局促以及光影明暗的不同变化。顶界面把控着场镇的天际线,顺应等高线的街巷成舒展的弧形天际线,垂直等高线的街巷顶界错落有致,二者交织构成了恩阳镇立体多变的空间景象。(图9)站在远处观看古镇,层层叠叠的青瓦屋面高低错落,间或曲形封火山墙竖向点缀,形成极具特色的第五立面。

3、尺度宜人的街道断面

传统街巷断面空间分为三个部分:中心是室外道路空间,满足交通功能;两侧为建筑内外过渡的半开放的檐下空间,集店宅外延的商贸等多种功能;建筑界面内则是居家生活的场所。形成交通-商贸-生活的断面。

古镇以商贸为主的正街宽4.5米—5米,其它居住兼小商品贸易的街道大多在3米左右,居住生活为主的小巷最窄为1.6米-2.5米不等。沿街的传统建筑大多为一、二层,檐口高约4米-6米,少量三层建筑。街道断面为1:1~1:1.5的矩形断面,次要巷道和街道局部也有1:2-1:3的。(表1)

古镇街道最活跃、生动的空间就是檐下空间,这里既是店铺贸易的延展区,也是赶集日流动商贩的摆摊设点处,平日里还是居民日常手工劳作和邻里聊天交往空间。临街建筑的檐下空间因采用的结构方式不同,主要有出檐、挑厢楼、设柱廊三种形式。单挑出檐约0.8米-1.2米,双挑大出檐约1.2米-1.8米;二层出挑厢楼有二层房屋出挑和仅出挑外廊两种,一般出挑约0.8米-1米,加上屋顶出檐可达1.6米-1.8米;设柱廊可形成1.5米-2.1米宽的檐廊空间。不同的出挑形式丰富了街巷空间围合,满足人们不同的生产生活需求,成为行为和尺度的完美契合。(图10)

表1 街巷断面及出檐形式

4、丰富多样的节点空间

古镇里的公共活动场所形成具有凝聚力的节点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历次移民的入川,会馆建筑在场镇中有着重要地位,恩阳镇的万寿宫、禹王宫、三圣宫分处于古镇入口、镇中及通向码头的重要位置。而会馆原本的“迎神庥、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功能逐渐转化为居民日常文化娱乐的场所,成为古镇里空间最大、最重要的节点空间。其次是码头旁、古树下的敞坝,临街傍水的优美环境,集纳人们在此饮茶打牌休闲娱乐,成为开敞的节点空间。此外在古镇街道入口、转折交叉处,街道空间在此放大,周边不规则、半围合的边界,形成人流汇聚休息的节点空间。

三、建筑类型与特点

巴蜀地区伴随着历代南北各省移民的入川,带来了各处的原乡文化,异地建筑特征不断渗入本土文化中。一方面,建筑形式与营建技术得以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建筑上多元文化并存,各不同移民聚居处因所属原籍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差异。此外,会馆、书院、祠庙、戏楼等公共性质的建筑大量出现。

历史上古镇里民居、客栈、祠庙、会馆等建筑类型丰富,历经时代的兴衰已发生较大变化。现存客栈已无原有格局,会馆也仅有万寿宫较为完整,部分民居建筑传承至今,虽功能上有所变化,但整体仍保持着传统风貌。(图11)

1、店居结合的住宅

场镇中的民居基本是户户相连沿街而建,利用临街的优势,许多宅院直接对街巷开门作为商铺,住与商结合,形成“店宅”模式。根据住宅功能布局的不同,可分为“前店后宅”、 “下店上宅”二种形式。“前店后居”式将沿街的房间作为铺面,后半部分居住使用。堂屋居中,两侧及后部依次为卧室、厨房等;“下店上居式”把临街的下房作为商铺,后面几进改用店铺或为库房、杂用,居住的卧室移至二层,形成下店上居的布局。

沿街联排密布的店宅每户沿街开间少,形成窄面宽、大进深、密度高的布局特色。临街方向小者仅有一间,大者三开间铺面,平面布局向纵深方向和竖向发展。楼层向外出挑,门前还会再利用出挑的宽大前檐扩大经营,或设柱廊,或利用穿枋出挑、加披檐等。店宅门面可拆卸的木板门,向外伸出的木质骑门柜台,以及雕花挑梁坐墩,连贯的挑厢挑楼构成当地建筑形式的特色。(图12)

由于地形变化丰富,住宅沿纵深方向发展时,往往依据地形落差采取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方式。既有成不规则状平面组织,左右、前后分别逐级筑台的纵深发展。(图13)也有对称布局,沿轴线形成多进天井院递进分层筑台组织,前后建筑分处高低不同的台院。(图14)狭长的天井形式有别于巴蜀地区常见的浅小天井特征,反映出中原文化融合的特点。台、挑、吊、坡、梭、靠等四川山地营建法在此都有运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是恩阳民居空间组织的一大特色。

2、公共活动的会馆

会馆建筑是四川城镇中最常见的建筑类型,典型的明清时期移民背景下的产物。恩阳镇现存的万寿宫为江西会馆,禹王宫为湖广会馆,均属于同乡会馆,初期为客居的异乡人联络乡情之用,并集祠庙、戏院、旅店等功能于一体。逐渐转化为当地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活动场所。会馆的建筑形式会根据各区域移民的风俗而异,有各自原乡的特点,但平面形制保持着基本相似的共性,建筑群轴线清晰,以院落为组织单元,逐层递进。基本布局形式为,沿轴线分布山门、戏楼、大厅、正殿等,正殿两侧设厢楼。建筑山面的曲形封火墙以及木构雕饰和柱础、屋脊、装饰等带来不同于本土的他乡特色。(图15)

四、文化遗存的价值认识

恩阳古镇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几个阶段的建设,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更新的改变。古镇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风貌,苏维埃县政府成立时期,八处古建筑被作为各类政府机构使用,使得传统建筑又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古镇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2处,历史建筑1处,还有大量的传统风貌建筑,历史遗存丰厚,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对于古镇价值的认知基于对其历史、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分析,与古镇的保护发展关系密切。

1、历史价值

恩阳古镇历史悠久,其形成与发展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从水陆转运节点到成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商贸市镇,反映了当地社会历史和经济的发展。近代时期,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在此建立的苏维埃各类机构以及刻制的文献标语保存至今,真实地显现出历史环境。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文化资源,是社会历史的见证。

2、艺术价值

古镇从选址、布局到建筑的营建及形式风格表达,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审美观等,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镇传统建筑既有发端于巴蜀本土的特征,也有移民文化带来的大融合,形成了不拘一格、多技巧、各地特色杂糅共存的多样化局面,是民间智慧的技术结晶,反映出地方建筑文化特色,对现代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美学价值。

3、社会价值

古镇的魅力靠独特的文化资源展示。所谓“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特性的认同和传承,值得延续下去,活化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恩阳古镇集山、水、城于一体,除了建筑、景观环境等物质文化遗存外,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厚重的历史气息和古朴的风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极高的人文、旅游价值。可以通过对其文化的传承、展示,开展多种民俗文化旅游。应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并主动地参与到古镇的保护利用与发展建设中,恢复古镇经济活力,延续民族文化。

结语

恩阳古镇是川东北著名的商贸重镇,同时也是典型的“湖广填四川”背景下的移民场镇。其空间格局和传统建筑形态既有巴蜀地区本土特色,也融入了南北文化的异乡特征,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古镇空间格局保存完整,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传承至今,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应基于对这些丰富文化资源本体价值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利用,传承民族文化,推动古镇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阳史略,巴中市恩阳区文物管理局提供资料

2、米仓道(恩阳段)资料汇集,巴中市恩阳区文物管理局提供资料

3、巴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雅克设计有限公司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四川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陈颖、田凯、张先进等编著,四川古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黄雪,四川巴中恩阳古镇空间形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王雪梅、彭若木,四川会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21/0514/2517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