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南昌红色文化内涵特征、遗产保护与价值弘扬
南昌红色文化内涵特征、遗产保护与价值弘扬
作者丨黄细嘉 (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长能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博士研究生)
摘要:南昌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篇章,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历史资源。文章系统梳理了南昌红色文化资源,并基于翔实的例证,提炼出南昌红色文化敢为天下先、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还归纳出其历史开创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教育启示价值及时代创新价值。针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文章提出了普查登记、实体修缮、文化研究、非遗整理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从形象塑造、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社区传播、研学旅游、文化融合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南昌红色文化的弘扬路径。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入门大厅
南昌,这座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市,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历史记忆,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深入阐释南昌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保护、传承与弘扬路径,为推动南昌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建设以及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建议。
一、深刻认知南昌红色文化的内涵特质与精神价值
1、南昌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南昌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被誉为“英雄城”,有十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南昌八一起义系列旧址群及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八一广场,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及其陈列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西山万寿宫红军总部旧址、方志敏烈士陵园、安义县上高会战部分遗址、谢埠战役遗址、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陈云旧居、海军南昌舰公园、南昌军事主题公园等30余处革命遗址或红色场馆;包括《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一批弥足珍贵的红色经典文章和诗词;还包括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余个。
2、南昌红色文化内涵特质
一是敢为天下先。在伟大实践中,英雄城南昌不畏牺牲、攻坚克难,敢为天下先。八一南昌起义,英雄的人民军队在此诞生;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辆柴油轮式拖拉机、第一辆军用边三轮摩托车等在南昌研制成功;第一架国产大飞机C919机身关键部件在南昌制造、第一艘055大型驱逐舰以南昌冠名。所有这些无不彰显着南昌敢为天下先的红色文化内涵特质。
二是“与时俱进”态。为传承红色基因,南昌把握历史主动,通过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红色文化研究与理论体系建设、红色文化宣传与教育、红色文化传播创新等不懈努力,也使南昌红色文化不负使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
三是开放包容性。在红色历史上,南昌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江西党团组织创立时期,南昌以其宽大的胸怀接纳并催生“江西三杰”(南丰人赵醒侬、兴国人袁玉冰、弋阳人方志敏),以他们为代表的进步青年进行了奋起探索。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航拍外部全景
3、南昌红色文化价值评价
一是历史开创价值。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可爱的中国》的原创地、南昌的红色文化是在开拓进取中凝练和创造的,具有与生俱来的历史开创价值。南昌红色文化是大家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大家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怕艰难险阻,勇于开拓创新,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业绩和荣光。
二是文化传承价值。红色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南昌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历史资源,具有文化传承价值。
三是教育启示价值。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活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能够生动再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程,提供生动课堂,找到精神之源;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是时代创新价值。南昌红色文化能够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强大的时代创新价值。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文化创意相融合,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南昌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学习的文化产品,不仅能使南昌红色文化历久弥新,有效提升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也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
▲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
二、全力实施南昌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程
1、切实开展革命遗址和文物的普查登记与标识工作
一是由南昌市有关部门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打造一支有文物、历史等领域专家指导的专业普查队伍,为普查工作提供坚实支撑。二是根据南昌红色历史,将遗址和文物作为普查重点,详实调查登记遗址文物的时期、类别和建议保护等级等信息。三是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勘探普查、登记标识和文物展陈等工作,对有遗存的遗址和有历史信息的实物一般均要纳入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没有遗存的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也要树立形象统一的标识,提升南昌革命遗址文物管理效能和宣传广度深度。四是压实各级文保单位文物保护责任和管理措施(尤其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制定保护、管理和利用规划。
2、全面进行革命文物的实体修缮和整体风貌保护
一是对南昌革命遗址和文物进行分类调查评估,了解其保存现状、安全隐患及历史价值,并制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修缮方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力求修旧如旧,保持文物历史风貌。二是依托南昌各级文保单位,建立健全例行养护管理制度,加强对革命文物的日常巡查和养护,加强安全监测,及时防范化解安全隐患。三是创新革命文物保护理念和保护方式,统筹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构建南昌革命文物保护新格局,推动南昌革命文物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搞好革命文物周边整体风貌保护,努力使革命文物与周边社区、村落历史记忆和人文生态、自然环境相协调。
3、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与精神研究工程
一是依托南昌重要革命遗址管理机构、纪念馆、科研院所,建立相关革命历史研究平台与基地,开展南昌革命历史研究,深挖南昌红色文化内涵,讲好党的军事历史故事、英雄城南昌的故事、南昌英雄的故事,构建融红色历史、理论、文化、精神等于一体红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二是以重要红色历史为研究抓手,撰写及其传送接力保护的历史等为研究重点。三是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与成果推广转化,持续将全国红色文化研究领域之智引进来,并推动南昌红色文化与精神研究成果走出去,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宣传、旅游等多领域的应用,提升南昌红色文化的全国影响力和普遍认同感。
4、全力做好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与保护
一是统筹研究力量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以南昌主要红色历史为主题,紧扣党的历史发展主线,把好导向、聚焦主题,科学编制挖掘整理南昌红色“非遗”规划,系统收集南昌红色口述资料、文艺作品、历史故事等。二是发掘南昌红色故事和口述史料。三是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根据红色非遗项目的历史时期、历史价值、濒危程度和保护现状,实施分类分批次保护,对重要濒危项目从快进行抢救性保护传承。四是加强资源整合,对南昌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和存储,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分类管理,形成全市统一的信息资源库。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红色“非遗”资源,通过展览、演出和其他创新形式,让红色“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5、着力促进传承红色基因与发展事业
一是将南昌红色历史融入南昌乡土教材和市情教育读本,把传承红色基因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二是提升南昌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水平,依托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重要红色场馆,加强红色文化传承队伍建设,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有效平台。三是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性发展,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多种展示形式,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自媒体、官方媒体等多种媒体渠道,开展升旗仪式、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研学旅游等多种文化活动,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 贺龙指挥部旧址
三、大力弘扬南昌红色文化精神的主要促进措施
1、阐明英雄城内涵特质塑造“天下英雄城”形象
一是依托深厚的红色历史和丰富的红色遗产,加强关于英雄城的资源整合、历史研究、内涵提炼、文化宣传,梳理南昌英雄城形成的逻辑理路,阐明英雄城内涵特质,讲好英雄城故事,建立独有的“天下英雄城”话语体系和话语权。二是活化红色资源,依托八一广场等众多红色场馆,打造一批红色地标,开展常态化纪念活动,主动展现英雄城独特的城市魅力。三是将南昌红色文化内涵以及英雄城内涵特质阐释工作作为城市品牌创建的重要部分来推动,多形式、多渠道、多平台向全国展现英雄城的红色历史文化,塑造“天下英雄城”形象。
2、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强化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地位
一是深度挖掘和整合南昌红色资源,联合周边省市和县市,将南昌城市红色之旅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旅游打卡地。二是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探索红色研学、演艺、会展、培训等文旅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三是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自媒体、官媒等流量平台大力推广南昌红色文化和旅游品牌,以红色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带动南昌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四是加强新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便利度和服务质量,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旅游,增强红色旅游产品力。五是促进南昌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省内其他优势红色资源融合互补,主动发挥省会城市的协同枢纽作用,在满足旅客多样化、区域化旅游需求的同时增强南昌红色旅游的全国地位。
3、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打造全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一是深入挖掘南昌革命遗迹背后的历史故事和精神内涵,形成全市共通的一体化红色教育资源库。二是依托南昌英雄城和建军地的红色资源,策划具有军事文化、军旅生活、野战体验和英雄家园内容特征的红色教育活动及品牌项目,尤其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红色教育活动,打造全国军事研学教育首选城。三是强化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依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飞行学院等优质军体教育与教学资源,打造一支红色教育队伍。四是在全市范围内动员党政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可爱的中国》、“小平小道”等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培训活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红色教育体系。
4、创新社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建设红色文化名城
一是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社区,适度利用声光电、VR、AR、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南昌红色文化可视、可听、可感,增强传播力和互动性。二是依靠基层组织,线下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红色故事会、红色主题文艺演出比赛等活动,形成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线上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扩大南昌红色文化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三是将南昌红色文化纳入社区教育体系,通过开设课程等方式,从幼儿到老年,培养社区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5、拓展红色研学活动建立南昌红色研学旅游基地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南昌市红色研学旅游基地,依托南昌八一起义系列旧址群及其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主要红色场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布局模式,丰富功能区域,提升研学接待能力。二是丰富研学形式与内容,举办红色主题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红色主题实践活动等,提升研学活动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利用新旧媒体形式多渠道为红色研学旅游活动基地造势,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开展常态化合作,推出定制化红色研学旅游线路和产品。
6、开展“红色+”推动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文旅跨界融合,推动南昌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美食旅游等业态的融合,如打造红色+乡村、红色+生态、红色+美食等复合型旅游产品,拓宽红色旅游的发展空间。二是打造具有南昌红色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面向主要客户群体,结合现代科技和流行文化,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项目,如“红色剧本剧”“虚拟起义体验”等。三是推动红色+南昌全域旅游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更多旅游场景中融入红色元素,以全域红色旅游为推手,强化南昌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地位。
7、举办系列红色文化节庆活动强化南昌城市红色氛围
一是依托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等核心红色资源,举办“红色记忆月”活动,包括主题展览、实景演出、灯光秀等,营造红色氛围。二是推出“红色研学周”,组织党政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大中小学生等参与红色遗址探访、历史讲座与红色教育课程,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利用“十一”国庆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点,举办“红色跑”活动,将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等红色地标串联成赛道,掀起红色文化热潮。四是开展“红色电影季”,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庆期间放映《南昌起义》《建军大业》等经典红色影片,让南昌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市民生活。
8、将八一广场打造成为全国红色文化活动标志地
一是深化红色主题,围绕南昌八一起义的历史背景,进一步丰富广场红色文化内涵,增设建军历史雕塑、英雄部队纪念墙等,强化其作为红色文化地标的地位。二是增加红色节庆活动,如重大节日升旗仪式、南昌红色文化节等,利用多种媒体渠道,提高八一广场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三是与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将八一广场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强化教育功能。
9、军民融合打造系列军事历史文化主题博览项目
一是充分利用南昌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的历史背景,深入挖掘红色历史事件,策划具有教育意义的建军历史主题展览等。二是进一步将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建设成为集军事装备展示、经典战例演示、军事文化培训、装备模拟体验及军事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博览园,增强互动体验。三是通过军政融合、军民融合、多方共建的方式,定期举办大型军事装备展览等博览活动,如航展、舰展、旗展、装备展等,增强南昌军旅文化影响力。
10、创新性做好红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展示工作
一是挖掘南昌红色历史中的感人故事,通过微电影、动画、漫画等形式呈现,提升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制作并推广南昌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三是利用现代技术重现南昌红色历史场景,提升红色文化遗产活力,让人们沉浸式体验和认识红色文化。四是建立南昌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实现跨地区、跨平台的资源共享与互通,将数据要素广泛融入新质生产力,推动南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雨恒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24/1030/2658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