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兰陵尚忠堂濮氏宗谱十修颁谱庆典隆重举行 家族文化传承开启新篇章

兰陵尚忠堂濮氏宗谱十修颁谱庆典隆重举行 家族文化传承开启新篇章

2025年5月5日,春意盎然,“兰陵尚忠堂濮氏宗谱十修颁谱庆典”在无锡尚田花园酒店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濮氏宗亲、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及地方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承载家族记忆、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时刻。《文旅中华》栏目受邀参加此次庆典。

盛典启幕:致敬先祖,共缅家风

上午9时,庆典在庄严肃穆的祭祖仪式中拉开帷幕。全体来宾面向先祖行礼,共同聆听“尚忠崇德”的祖训视频,感受跨越千年的家族精神传承。主持人李燕萍在开场中表示,宗谱是家族的“根脉与荣光”,此次十修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嘉宾云集:共襄盛举,见证荣光

庆典现场高朋满座,濮阳市原政协主席郑大文、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魏怀习、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金石声等30余位嘉宾莅临。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国防大学少将濮端华等因事未能到场的嘉宾,通过贺词、书法作品等形式表达祝福。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幅贺词贺画,其中《锡西曹村遗韵图》的创作历程尤为引人关注。该画作历时四年,经多代画家雕琢,生动还原了曹村古韵,成为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此外,《濮森贤传》首发仪式同步举行,进一步丰富了家族文化典藏。

续修历程:四年攻坚,凝聚心血

据续修理事会会长濮晓明介绍,此次修谱始于2021年,历经四年艰辛。团队先后发现1928年、1874年版老谱并修复存档,足迹遍布河南、山东、安徽等十余省市,完成了对家族世系的全面梳理。2023年,江南濮氏宗亲赴河南濮阳寻根,成为国内首支赴祖根地考察的濮氏组织,强化了家族归属感。

秘书长濮建幸在工作报告中提到,此次修谱新增数十个分支考证,收录百位宗亲事迹,并创新编订《尚忠堂濮氏宗谱选编》。财务负责人杨东晓则详细公示了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公开透明。

文化共鸣:专家致辞,点赞传承

濮阳市原政协主席郑大文在致辞中强调,族谱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肯定了濮氏家族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魏怀习表示,《濮氏宗谱》“谱本古朴典雅,文涵厚重”,已被多家权威机构收藏,成为姓氏文化研究的重要范本。

无锡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进雄指出,该谱为无锡地方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彰显了家谱文化在文明传承中的核心作用。惠山区谱牒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高嘉鸿盛赞修谱团队“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蜕变,称其为“社会公益的典范”。

多位领导与宗亲代表进行致辞。

(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会会长 魏怀习)

(濮阳市原统战部部长、濮阳日报社原社长 张满飙)

(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 金石声)

(惠山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高嘉鸿)

(常州姓氏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 苏慎)

(舒城濮氏宗谱理事会副会长 濮宜定)

(宗亲代表 杨志法)

颁谱仪式:以谱为媒,延续文脉

庆典现场举行了庄重的赠谱与颁谱仪式。上海图书馆、无锡图书馆、濮阳档案馆、濮阳姓氏文化研究会等13家单位接受赠谱,各分支代表依次领取十修宗谱。据悉,此次修谱首次采用数字化技术存档,实现了传统谱牒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华圻村党总支书记丁伟安在发言中表示,村委将设立“姓氏文化角”,推动家族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鼓励宗亲以谱为桥,反哺家乡建设。

此次活动不仅是濮氏家族的盛事,更是中华姓氏文化传承的缩影,为新时代家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梁效茹 孙浩阳)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25/0506/2675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