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快递第一重点 藏乡天祝 魅力天堂——武威市天祝县天堂镇发展纪略
藏乡天祝 魅力天堂——武威市天祝县天堂镇发展纪略
天祝县天堂镇全景。
天堂寺一角。
天龙苑广场。
葡萄熟了。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美景固然令人向往,而远在西北,却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天堂镇”。说起素有“天祝小江南”美誉的天堂镇,没有人不露出神往的痴迷。那里梵音阵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位于祖国丝绸古道、西北雪域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天堂镇因千年古刹——天堂寺而得名,神奇瑰丽的风光、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让天堂镇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颗璀璨明珠。那里有着秀丽的天祝三峡风景、景色奇特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引大入秦渠首、巍峨的佛殿浮屠、神秘的“天龙”奇石、猎猎的雪域经幡。那里还是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的故乡。
地处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部、甘青两省交界、大通河北岸的天堂镇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800户10600人,是一个以藏族、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近年来,天堂镇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兴镇、特色产业富民、民族和谐共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支撑,以旅游产业开发为主导,积极打造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城镇,重点发展以红提葡萄种植、中药材种植、旱作农业推广、农田育苗、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农牧产业,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关系,全镇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
历史造就传奇旅游繁荣经济
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神秘的“天龙”奇石、奇特的丹霞地貌,不但为这个北方小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天堂镇积极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把生态民俗旅游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使之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镇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多万元。
天堂镇内著名的天堂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朝末期,在西北藏区负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推动天堂寺恢复重建工作,努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搬迁寺院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住户,修建了围墙、山门,彻底解决了过去僧俗混住的问题,为寺院的进一步恢复重建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镇政府与天堂寺管委会先后筹资2亿多元,恢复重建了小布达拉、千佛殿、学经院、文殊殿、大经堂、玛尼康等主要佛殿建筑,修建了活佛囊僧舍和寺院广场、绕寺转经道等寺院基础设施。按照经济简便、适用易行的技防设施建设,寺院主要建筑物千佛殿、时轮殿、学经殿、文殊殿架设了红外线警报器,保证了寺院文物的安全。开发寺院空闲地修建商贸楼50套4000平方米,每年可为寺院增收20万元以上。
天堂镇坚持以规划为发展龙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旅游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以天堂寺、天龙苑、朱岔峡、青海北山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为依托,精心打造藏传佛教文化、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民俗风情四大旅游品牌,形成了围绕该镇的“天祝县城—天堂寺”“天堂寺—吐鲁沟—兰州”“天堂寺—青海北山森林公园—西宁—青海湖”等精品线路。同时,以“天龙奇石”旅游资源为依托,投资1300余万元修建的天龙苑主题公园,不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天堂镇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断规范旅游服务,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游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天堂镇把乡村旅游作为全镇旅游发展的重点,整合农牧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修建了集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43户,形成了“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进行了太阳能安装、水改厕、巷道硬化及院内装饰,彻底改善农家院接待条件。通过动员兴办农家园,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吸引客源,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这几年的发展实绩来看,旅游产业确是一个“富民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经济增长带,成为天堂镇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产业支撑,起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成效明显,意义深远。
项目带动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近年来,天堂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的工作理念,积极跑项目、争资金,使全镇迎来了落地建设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群众受益最多、小城镇建设提速的最佳发展时期。老百姓收入逐年提高,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以规划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小城镇建设步入“快车道”。天堂镇先后委托兰州大学、兰州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天堂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按照土地集约化、交通便利化、位置安全化、整体美观化的原则,完成了全镇13个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为天堂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通过项目投资资金整合先后投资6亿多元,完成了天堂民族文化广场、天堂路、天龙苑景观广场、民族商贸楼、天堂大桥、天堂村文体综合中心、干部职工周转房、天堂寺绕寺栈道、天堂公租房等重点项目,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综合服务功能趋于完善。通过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完成招商引资1.3亿多元,实施了天堂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览馆等多个大项目。不仅如此,项目建设还带动了村级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截至2015年12月,全镇实现了13个村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13个村的通村通组道路变成了宽畅平整的水泥路;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新建、维修农村渠系配套设施50公里;集中搬迁安置358户,整组搬迁212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650户;完成河道治理18公里。
#p#分页标题#e#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生产进入“产业化”。抢抓产业扶持政策机遇,先后建成养畜暖棚7128亩,果蔬日光温室375亩;在那威、朱岔、麻科村建成了2100亩的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在本康、天堂、那威村建成了果蔬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在查干、雪龙、科拉村建成了以马铃薯全膜垄作栽培和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在小科什旦、菊花、保干村建成了以优质牧草为主的万亩饲草料生产基地。实现了农业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服务优化环境发展保障民生
天堂镇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镇每个群体、每个角落。近年来,天堂镇始终将民生保障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党性修养为保障、用真心办好事、用诚心办实事,在严格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按时足额兑现好各项惠农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建设了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一处,收养五保老人、空巢老人19名,将2名老年僧人和寺院其他僧人及时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和城镇低保。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该镇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合理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
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该镇先后撤并村校6个,建成寄宿制学校5所,三率均达到100%,初中会考连续八年在全县名列前茅,“普九”“两基”成果得到巩固。不仅如此,天堂镇将医疗卫生覆盖全镇。卫生院服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村级服务室设置合理,群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人心,参合率达98%以上,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该镇累计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13个,农家书屋20个,图书存量达18万册,争取体育健身器材13套,建成13个行政村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文化共享工程,无线电视户户通入户率达100%,2013年5月23日和2015年8月1日,天堂镇成功举办了第一、第二届农牧民运动会和华锐
民歌演唱会,吸引甘青之交群众3万多人,有力促进了全镇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党建夯实基础稳定促进发展
天堂镇党委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把促进发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性,确保藏区经济发展。
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为促进基层党建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的有力抓手,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活动载体、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引导鼓励全镇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产业发展、为群众办实事、做好藏区稳定工作、帮助支部进行问题整改上积极创先进、争优秀,共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68人,建立完善村干部集中办公、述职述廉、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定期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16项。加大农牧民党员党性教育,时刻保持党的纯洁性。充分依托镇党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大规模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时刻与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构筑稳定可靠的信息网络,在完成全镇各行业党支部和54个村民小组党小组建立的基础上,由组织出面,在每个党小组中考察指定1名维稳信息联络员,通过加强党性教育、落实信息费等措施,实现党的工作力量全覆盖。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为切实解决好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有效维护天堂藏区的和谐稳定。该镇通过深入持久的开展法制宣传进寺院、进学校、进农村和“一对一”“面对面”结交帮教活动,以“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的干劲,入户“谈”、会议“讲”、标语“展”、资料“宣”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向群众宣传民族宗教政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度,大力开展了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活动,努力做到老百姓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特别是2012年至2013年近两年未出现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健全完善了《天堂藏区维稳工作应急预案》和各小组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细化了任务。以党员干部为骨干,整合机关、站所、村组、下派干部等多方力量,成立了信息研判、宣传教育、应急处置、社会面控制、医疗救助、后勤保障、通讯联络、治安巡逻等八个工作小组。此外,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等站所,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以及一些重点人员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问题。
天堂镇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持将寺院纳入社会化管理范畴,加大政府对宗教事务的参与组织力度。积极选派熟悉民族宗教工作的党员干部长期驻守寺院,开展寺院日常管理、僧人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僧舍夜间巡查等工作,及时掌握僧人动态,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权。从加强寺院内部管理入手,将寺院僧人按居住地和经学隶属关系,划分为五个管理小组,各组指派一名政治上可靠,佛学知识深厚的僧人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僧人的政治学习、佛事活动及日常生活管理,形成驻寺工作组、寺管会、管理小组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提高寺院自控能力。
天堂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扎实有效的工作得到回报。天堂镇先后被确定为甘肃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武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天祝县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镇;2012年被省委授予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精神文明“乡镇标兵”;2013年被省“两个共同”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镇,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甘肃省旅游局、甘肃日报社联合评定为绚丽甘肃——十大魅力乡镇;2015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5年天堂镇机关所在地的天堂村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从2008年开始,天堂镇每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工作实绩考核“优秀领导班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维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p#分页标题#e#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在举国上下共筑“中国梦”,各族同胞共同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坚信:在党的光辉政策的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天堂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镇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天堂镇一定能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全省小康示范镇,一定能够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天堂新篇章。
责任编辑:
文章来源:http://news.cntgol.com/dyzd/2016/0430/613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