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色天下户外徒步西南行 西南行旅游日记——四川篇

西南行旅游日记——四川篇

2012年10月13日 晴
        今天继续沿着G318国道向西行驶。我们出发之前就听老Z说过,进藏的G318国道路况极差,这回真是领教了,前车开过去,路上全是灰尘,几十米之外就看不见了,路面是沙石和土,坑坑洼洼的,有几次车颠起来,坐在后排的大L头都碰上车顶了,车厢里经常响起“哎呦”“哎呦”的声音,坐在车里跟摇煤球似的,看样子这路有些时候没有维护了。据说举全国之力新建的G318明年十月可以通车,现在的老路要放弃了。我们先翻越了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又翻越了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接着进入平均海拔在4000米的世界高城理塘。我们六个人身体状况都挺好,没有太多的高原反应。从雅江到理塘135公里路,我们用了6个多小时,司机邓师傅说,十一期间他走这段路,用了8个多小时。


我们在理塘把车子洗干净,休息后继续上路,向南行驶,路况要好多了,路面不全是柏油路,但平坦了许多。这之后,翻越了兔儿山,观赏了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兴伊措(高原淡水湖)、高原湿地、桑堆小镇,到达稻城县,住宿在稻城爱家商务酒店(海拔3795米)。

2012年10月14日 晴今天的主要景点是亚丁。吃罢早餐,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到达香格里拉镇(原日瓦镇),在游客中心看到,从2010年12月起,自己的车可以开进景区,不用换乘景区游览车,这样我们购好景区门票,车直接开到了亚丁村(海拔3900米)。原以为亚丁村的住宿条件要差一些,毕竟是一个小村庄,28户人家。我们在如意客栈办好住宿,条件尚可,有电热水器、浴霸、电热毯等设施,不用担心天气冷。晚上吃饭时停电了,客栈备有发电机,自己发电。行前听说亚丁无手机信号,那可能是前两年了,我当晚跟家里通了电话。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由日照长而得名。亚丁村地处峡谷当中,素有“最后的香格里拉”美誉。我们出发前开预备会时,S领导说,这次我们要去三个“香格里拉”,最后的香格里拉——亚丁,2001年国务院批准更名的香格里拉县——云南中甸,真正的香格里拉——云南丙中洛,大家游览后可以比较出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

我们的车把我们拉到龙同坝车站(自己的车只能到这里了),换乘景区观光车到冲古寺,约3.4公里路,往返车票50元。我们先游览了冲古寺。冲古寺海拔3880米,位于仙乃日雪峰脚下,属黄教寺庙,建寺年代无从考证,相传是五世达赖派让降·根秋加措大师来此修建的弘扬佛法的寺庙。冲古寺现有4位喇嘛,客人多时,喇嘛也去开观光车。1928年,美国探险家洛克来到亚丁进行考察时,曾在冲古寺住了三天。洛克先生透过寺院的小窗户,沿着峡谷远眺月亮下宁静、祥和的亚丁村——据说,这就是《消失的地平线》作者詹姆斯·希尔顿笔下香格里拉中美丽的蓝月山谷的原型。从观光车下车到冲古寺需要走几百米山路,就这走上去我都气喘吁吁的。


接着又去洛绒牛场(海拔4180米)。从冲古寺到洛绒牛场6.7公里,乘景区观光车往返车票80元,因为海拔高,往上走气喘,我们还是选择乘车。洛绒牛场是附近山民放牧的高山牧场,被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峰环绕,是观赏这三座雪山的最佳地点。


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神山是亚丁自然保护区内三座圣洁美丽的雪峰,2005年三座神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稻城亚丁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相传三座峰的峰名为五世达赖所封,北峰仙乃日,意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一进景区即可看到;南峰央迈勇,意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东峰夏诺多吉,意为金刚手菩萨,海拔5958米;其中央迈勇峰最美,被美国探险家洛克誉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峰”。三座山呈“品”字形排列,被当地藏民视之为神山,参拜者络绎不绝,成为藏区信教群众朝拜的圣地。从洛绒牛场出发,沿央迈勇与仙乃日之间的山谷上行,可到神泉;再往上行,可到央迈勇脚下的牛奶海(海拔4720米),仙乃日脚下的珍珠海(海拔4600米)。因山道险峻、崎岖、海拔高,且需徒步前往,考虑到我们的体力和精力,决定放弃。

2012年10月15日 晴这一天全天都在行车,从四川省转战到云南省。早晨7:00天还没亮就出发了,亚丁村—日瓦—稻城—乡城,稻城到乡城也是一路好景色。在乡城吃过午饭,当地的交警说去香格里拉县要翻越大小雪山,路很不好走,建议我们多走100来公里,绕道得荣县再去香格里拉县。我们采纳了交警的建议。乡城到德荣再到香格里拉,一路沿着金沙江走,景色也很美,只是经常碰上修路、堵车。出了四川进入云南后,在距香格里拉县30多公里的尼西乡遇上了边防检查,武警战士检查车上每一个人的身份证,然后再放行。天已经很黑了还没到香格里拉县,我们预先订的香格里拉自游行酒店的老板多次打电话问到哪儿了,回答都是还在路上。晚上9点多终于到了酒店,在旁边藏族老乡开的饭店吃罢晚饭已经10:30了。




文章来源:http://xing.cntgol.com/hwtb/2012/1225/7689.shtml